[發明專利]一種軸承定位套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11264.8 | 申請日: | 2014-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058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8 |
| 發明(設計)人: | 俞玉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昌縣華雄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C35/00 | 分類號: | F16C3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33213 | 代理人: | 吳秉中 |
| 地址: | 312500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軸承 定位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軸承定位套。
背景技術
傳統的軸承安裝和拆卸存在以下問題:1.?對于圓柱孔軸承的安裝,采用壓入法或加熱法安裝,安裝費時費力;在拆卸時,對于不可分離型軸承需要用到壓力機或拉馬等專業工具,內外圈可分離的需要加熱內圈,使內圈脹大拆卸,拆卸過程復雜;2.?對于圓錐孔軸承的安裝,需要測量軸承的初始徑向游隙,并在安裝過程中不斷測量軸承的徑向游隙來決定軸承在錐形軸頸或錐形襯套上的推入位移?;在拆卸時,對于大型軸承或過盈量較大時,一般需要液壓輔助拆卸,對于圓柱形軸頸在用緊定套或退卸套拆卸困難時也需要用到液壓緊定套和液壓退卸套,對于圓錐形軸頸,需要在軸上設計液壓油槽,依靠高壓泵注入高壓油脹大內圈拆卸,而緊定套在使用中為多件安裝,安裝麻煩,到期圓錐孔軸承的使用成本高;3.傳統軸承的安裝軸承內圈和軸、外圈與殼體是相對滑動,特別是錐形孔軸承,如果裝配面不干凈或緊定套脹縮槽(或油壓拆卸油槽)毛刺修整不良,會使配合面劃傷發生黏著磨損,使用時間越久,導致拆卸越困難。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軸承定位套的技術方案。
所述的一種軸承定位套,包含有外套和內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和內套分別設置為直徑不同的薄壁圓環狀,所述內套的一端設置有法蘭,所述外套套設于內套的外側并且其兩端與內套的兩端焊接成為一體,在內套與外套之間形成腔體,所述內套的法蘭內側面上設置有安裝油孔和拆卸油孔,所述安裝油孔和拆卸油孔分別與所述腔體連通,所述安裝油孔上連接有高壓油杯、拆卸油孔上連接有拆卸油堵;所述的高壓油杯和拆卸油堵設置于內套的法蘭內。
所述的一種軸承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油堵的側面設置有排油孔。
所述的一種軸承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油杯與法蘭外側面的連接處設置有組合密封墊圈。
所述的一種軸承定位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拆卸油堵與法蘭外側面的連接處設置有?O?型密封圈。
本發明可以作為軸承定位套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多種聯軸器使用,軸孔采用間隙配合安裝方便,并采用無鍵連接,減小了軸的直徑。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拆卸油堵的剖面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本發明包含有外套?1?和內套?2,為了使外套?1和內套?2?在內部油壓作用下容易發生變形產生過盈量,所述外套?1?和內套?2?分別設置為直徑不同的薄壁圓環狀結構。為了軸向定位軸承內圈,所述內套?2?的一端設置有法蘭?10。所述外套?1?和內套?2?通過配合定位,所述外套?1?套設于內套?2?的外側通過配合定位,并且其兩端與內套?2?的兩端焊接成為一體,在內套?2?與外套?1?之間形成腔體?9。外套?1和內套?2?之間的焊縫主要受到腔體?9?內部高壓產生的力和軸承徑向載荷所產生的力,通過計算焊縫強度來確定焊縫的尺寸大小。內外套的焊接采用專用焊機,保證焊縫金屬的高純度,焊后表面光滑無缺陷,并且熱影響區很小,保證工件焊后只有微小的變形,并通過焊后精加工得到最終產品。
所述內套?2?的法蘭?10?內側面上設置有安裝油孔?3?和拆卸油孔?8,所述安裝油孔?3和拆卸油孔?8?分別與所述腔體?9?連通,在內套?2?的法蘭?10?內,所述安裝油孔?3?上連接有高壓油杯?4、拆卸油孔?8?上連接有拆卸油堵?7。所述高壓油杯?4?與法蘭?10?外側面的連接處設置有組合密封墊圈5,對高壓油杯4螺紋處起到密封作用,所述拆卸油堵7與法蘭10外側面的連接處設置有?O?型密封圈6,可以有效的防止腔體?9?內的高壓油脂泄露。
所述拆卸油堵?7?由螺塞?11、鋼球?12、內六角短圓柱端緊定螺釘?14?和內六角平端緊定螺釘15組成,所述螺塞11的上部側面設置有排油孔13,用于拆卸時排出腔體?9?內部的高壓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昌縣華雄機械有限公司;,未經新昌縣華雄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1126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