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陡峭懸崖隧道出洞工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08082.5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3428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馮雙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連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9/00 | 分類號: | E21D9/00;E21D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鄭自群 |
| 地址: | 116011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陡峭 懸崖 隧道 出洞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隧道挖掘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陡峭懸崖隧道出洞工法。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隧道的貫通采用雙向開挖的方式,貫通的位置設在Ⅳ級以上的圍巖地段,但是當隧道洞口處于陡峭懸崖等地理條件復雜的地段時,從位于陡峭懸崖上的隧道洞口的正面入洞,洞口需先經行邊、仰坡防護,才能進行洞口施工,且施工前須架設臨時便橋作為施工平臺,該臨時便橋不僅搭設困難,且搭設的工程造價較高,由于懸崖陡峭,邊仰坡施工困難,須進行較大的刷坡,破壞地形地貌,易發生山體滑坡等災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提供一種可用于洞口位于陡峭懸崖的工程造價低的隧道出洞工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陡峭懸崖隧道出洞工法,隧道采用單向掘進,并由內向外出洞的施工方案,其出洞的施工方案包括:
S1:隧道洞身采用交叉中隔壁法進行單向開挖,將洞身分為四個部分的導洞進行開挖,分別為右上導洞、左上導洞、右下導洞以及左下導洞,每個導洞在開挖過程中及時進行側墻的臨時支護和拱部的初期支護;
S2:在掌子面距離出口成洞面7-9m時,采用上中小導洞超前施工法實行出洞施工;
S21:開挖上中小導洞;
S22:安裝上中小導洞拱部的初期支護和兩側的臨時支護;
S23:上中小導洞出洞后,進行洞口刷坡和洞口支護;
S3:拆除臨時支護,從上中小導洞向洞身兩側擴挖洞身上半斷面至洞口,并安裝支護;
S4:開挖下半斷面至洞口,并安裝支護。
優選地,S21中的上中小導洞的寬度為4.5m,高度為5m。
優選地,S21中上中小導洞的開挖進尺為0.8m。
進一步地,S21還包括打設探孔,在上中小導洞的掌子面距出口成洞面2-3m時,使用5米鉆桿打設數個在掌子面上均勻分布的探孔。
進一步地,S1和S22中的上中小導洞的初期支護包括依次進行的錨桿安設作業、鋼筋網的制作和焊接、鋼拱架安裝以及混凝土層的噴射,錨桿直徑為25mm,錨桿間環形間距為1m,縱向間距為0.5m,鋼筋網包括兩層,其由直徑為6.5mm的鋼筋圍成的網格尺寸為0.2m×0.2cm,鋼拱架沿洞身拱形輪廓設置的I25a工字鋼鋼架,鋼拱架之間間距為0.5m,混凝土層的厚度為0.3-0.32mm。
進一步地,在進行S22之前還進行上中小導洞的超前支護,超前支護包括在掌子面上用超前導管斜上向往未開挖位置伸入以及沿上中小導洞的開挖輪郭線設置的插入掌子面后的超前錨桿,超前導管直徑為42mm,超前導管之間環向間距為0.4m,超前錨桿的直徑為25mm,長度為5m。
進一步地,超前導管根據長度的不同包括第一超前導管、第二超前導管以及第三超前導管,第二超前導管長度為5.5m,為最接近出洞口的倒數第二環超前導管,第三超前導管長度為3m,為最接近出洞口的超前導管,其與第二超前導管間距2.5m,其余的各環支護均使用第一超前導管,其長度為5m。
進一步地,S1和S22中的上中小導洞的臨時支護包括中隔壁墻,中隔壁墻包括用于支撐的臨時鋼架、鋼筋網以及臨時混凝土層,臨時鋼架為I20b工字鋼制成,其鋼架間距為0.5m,臨時混凝土層的厚度為2.5m。
本發明的陡峭懸崖隧道出洞工法為單向掘進,并采用上中小導洞由內向外出洞,能最大限度的延伸洞口,保證隧道施工安全,避免傳統方式中正面入洞需架設施工便橋而花費較多時間、經費的問題,同時,避免正面入洞盲目刷坡,最大限度的保護了原地形地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隧道洞身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上中小導洞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支護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1、上右導洞;2、上左導洞;3、下左導洞;4、下右導洞;5、上中小導洞;6、鋼拱架;7、超前導管;71、第一超前導管;72、第二超前導管;73、第三超前導管;8、中隔壁墻;9、混凝土層;10、錨桿。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連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大連市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808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秸稈粉碎機
- 下一篇:沙棘油在制備治療藥物性肝損傷藥物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