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CMDB配置項調和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05166.3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0398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2-13 |
| 發明(設計)人: | 龐輝富;徐育毅;王川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廣通信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30 | 分類號: | G06F17/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陳繼亮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cmdb 配置 調和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IT運維領域,主要是一種CMDB配置項調和的方法。
背景技術
現代IT系統包含大量軟硬件資源,經過長時間的建設與維護后,IT運維人員一般都無法清晰的羅列這些資源及它們之間的聯系,使得在IT系統變更與升級過程中,缺少配置依據。因此產生了CMDB(配置管理數據庫)這樣的產品技術,來管理這些軟硬件資源信息。
然而傳統的CMDB產品技術,其數據的準確性一般由人來負責,通過大量IT運維人員的審計與修改來得以保證。但這種方式在大型IT環境中,會導致大量的錄入與審計工作量,使得CMDB的建設周期長、維護成本高,阻礙了CMDB的推廣。同時通過各種監控掃描程序發現的資源信息與人工錄入的資源信息,再進入CMDB時,也往往會存在互相矛盾與沖突,導致數據的準確性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CMDB配置項調和的方法,通過數據識別與歸納整合技術,實現各類監控數據源提交的資源記錄合并,減少垃圾數據。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這種CMDB配置項調和的方法,利用各類資源的關鍵特征屬性,來識別接收到的各類數據,并使用沙箱技術隔離沖突數據,最后通過預置規則或人為干預解決沖突后入庫,步驟如下:
1)、對接收到的每一個資源記錄,生成其關鍵屬性標識符;
2)、根據關鍵屬性標識符確定此資源記錄的配置項,并保存為一個獨立沙箱記錄,按數據來源獨立保存配置項數據,避免與其它監控系統提交記錄混淆;
3)、根據預設規則自動合并沙箱記錄,實現不同數據來源的沙箱記錄合并,生成正確的唯一配置項記錄;
4)、未設置預設規則的記錄,用戶通過人為干預,解決數據沖突,生成正確的唯一配置項記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解決傳統CMDB產品的不足,通過預置的規則,可實現輸入數據的自動識別與合并。此技術有效減少了人的操作,縮短了CMDB的建設周期并減少維護成本,并提高CMDB數據的準確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配置項調和流程示意圖;
圖2為配置項識別流程示意圖;
圖3為配置項合并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做詳細的介紹:
本發明共涉及3個模塊:配置項識別模塊、配置項沙箱保存模塊、配置項合并模塊。1.配置項識別模塊,根據規則生成配置項標識符;2.配置項保存沙箱模塊,將配置項按數據源隔離保存到各沙箱中;3.配置項合并模塊,將標識符相同的所有沙箱記錄與配置項記錄本身進行數據比對,針對沖突屬性根據規則選擇優先值或由運維人員選擇優先值,將作為最終配置項記錄保存。圖1為上述各模塊的運行流程圖;如上文所示描述了數據流向;各系統提交的配置項數據,首先經過配置項識別,形成唯一的數據標識符;其次按標識符與來源系統,保存到獨立的沙箱記錄;最后由配置項CI本身與沙箱記錄一起,合并為配置項數據。本發明可有效解決IT運維領域中,CMDB數據量大且難以識別管理的問題,并有效降低了CMDB數據維護工作量。
實施例:具體步驟如下:
1)、預置規則,系統預置各類IT資源的關鍵特征屬性Keys,以及相應數據源的合并規則MergeRules,并允許根據需要人為調整;
2)、接收與識別配置項CI,計算其標識符:
Identifier=getAttr(CI,Key1)+getAttr(CI,Key2)+…+getAttr(CI,Keyn)
3)、將配置項按數據來源,獨立保存為沙箱記錄:SR;
4)、合并配置項
(1)、查詢Identifier相同的SR,以及此Identifier對應的配置項CI本身;
(2)、對每個屬性進行數據比較,以得出沖突屬性集CollisionAitrs;
(3)、自動合并:使用對應的MergeRules對CollistonAttrs進行處理,選擇優先級最高的沖突值作為正確值保存到CI;
(4)、人為合并:向用戶顯示CollistonAttrs,由用戶在沖突值中選擇正確值保存到CI;
(5)、保存合并后的C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廣通信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廣通信達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516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