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好氧折流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705109.5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0211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黃志紅;鐘儒波;宣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黃志紅 |
| 主分類號: | C02F3/02 | 分類號: | C02F3/02;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好氧折流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好氧折流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人類大規模的生產活動,在使用水的同時,也往往使某些有害的物質進入水體,從而導致天然水體發生物理或化學上的變化。從古至今,人類就習慣把污水、污物傾入水中,但古時污染物質數量少,種類單純,都是自然界原本就有的東西,在水中容易得到分解和自凈,但是自從進入新的城市和工業化的社會以來,隨著工業的發展,水污染的問題就日益嚴重和復雜。
由于城市人口和工業的高度集中,排出的污水、污物的量超過了水體的自凈能力,使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受到日益嚴重的污染危害。據估計,全世界每年向水中排放四千多億噸污水,使5.5萬億立方米的水遭受污染。在我國,隨著城市人口增加和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加,水體受到污染的情況相當嚴重。一般說來,當排入的污水量超過水體原水量的1/8時,這個水體就會受到嚴重污染。
現有污水處理裝置包括簡單的清淘、厭氧處理、厭氧好氧處理以及物理化學處理等類型,基本可實現污水的清潔或無害化處理,但是大部分裝置均不能一次性實現無害化、資源化的處理,不能達到中水或地表水的排放標準,以及實現節約水資源的目標,并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以及水資源的浪費。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好氧折流裝置,對污水進行處理,大大降低其污染指標,使其達到中水或地表水的排放標準。
一種好氧折流裝置,包括進水管和出水管,所述進水管和出水管之間設有一反應容器,所述反應容器的內部由若干個導流板分隔成若干個相互串聯的反應單元,所述反應單元內部由一導流板分隔成好氧反應區和沉降區,所述好氧反應區的底部設有曝氣裝置,所述沉降區由斜板層以及位于斜板層下部的緩沖層組成。
當污水從進水管進入本發明好氧折流裝置的反應單元之后,污水將沿著導流板上下折流前進,依次通過每個反應單元中的好氧反應區和沉降區。在好氧反應區,污水中的有機物通過與微生物充分接觸而得到去除,并且伴隨著污水的流動作用,反應單元中的污泥上下運動,由于導流板的阻擋作用和污泥的自身沉降性能,大量污泥被截留在反應室內。同時由于每一個反應單元還設有沉降區,當排出反應單元內的污水時,沉降區提供再次沉淀的場所,排除污水中夾帶的微量污泥。
所述進水管位于所述反應容器一端的上部,本發明中污水從上部進水向下折流進入所述好氧反應區,再向上流出進入沉降區,從而完成一個反應單元。本發明中在每個反應單元內馴化出與該環境相適應的微生物群落,即分別培養適應流經不同反應單元的污水水質的微生物群落,多個串聯的反應單元可使反應容器內混合物實現種群的分離。作為優選,所述反應單元的數量為3~8個。作為更優選,所述反應單元的數量為5~8個。
作為優選,所述好氧反應區內設有生物分子篩,所述生物分子篩位于所述曝氣裝置的上部。把生物分子篩放置在好氧反應區,生物相與分子篩結合在一起,形成生物膜,增加生物量,有利于有機物的降解。
作為優選,所述斜板層由若干塊相互平行布置的斜板組成。根據“淺層沉淀”原理,在反應單元的沉降區增加斜板,以提高沉淀效率,確保出水水質懸浮物的達標,從而無需在后續處理時再排入沉淀池進行沉淀,使得工藝簡化,生產成本降低。
作為優選,所述斜板的數量為2~10塊。
作為優選,所述斜板之間的間距為80~100mm,所述斜板的斜面長度為1.0~1.2m,所述斜板的傾斜度為45~60°。
作為優選,所述緩沖層的高度為0.5~1.0m。
作為優選,所述曝氣裝置通過外接管道與空氣輸入管相連通。曝氣裝置與空氣輸入管連接,給反應單元輸入所需的氧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體現在:
本發明中每個反應單元中設有好氧反應區和沉降區,在好氧反應區,污水中的有機物通過與微生物充分接觸而得到去除,當污水進入沉降區之后,則根據“淺層沉淀”原理,沉降區提供再次沉淀的場所,排除污水中夾帶的微量污泥,確保出水水質懸浮物的達標,從而無需在后續處理時再排入沉淀池進行沉淀,使得工藝簡化,生產成本降低,而且污染指標大大降低,可以達到中水或地表水的排放標準。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包括進水管1和出水管2,在進水管1和出水管2之間設有一反應容器3,反應容器3的內部由若干個導流板31分隔成若干個相互串聯的反應單元32,并且反應單元32內部由一導流板31分隔成好氧反應區321和沉降區3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黃志紅,未經黃志紅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510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