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獨立變槳距風力發電機槳距角的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704928.8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54347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9-07 |
| 發明(設計)人: | 梁俊宇;趙明;李萍;李孟陽;李維;仇永興;李傳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F03D7/00 | 分類號: | F03D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聯瑞聯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田怡春 |
| 地址: | 650217 云南省昆***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獨立 變槳距 風力發電機 槳距角 控制 方法 | ||
1.一種獨立變槳距風力發電機槳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步驟如下:
(1)搭建雙饋風力發電機整機仿真模型;
(2)運行所述仿真模型,比對仿真模型運行結果和現場數據,驗證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3)改變仿真模型槳距角控制器中的PI參數,驗證不同風速和風向下最佳槳距角控制器中PI參數的不同;
(4)對全風速段內各風速下的風輪轉速、各風向下的輸出功率、額定功率、轉速、參考轉速和其中某一個葉片的槳距角控制器最佳PI參數值進行記錄;
(5)將步驟(4)中記錄的風輪轉速、風向、輸出功率、額定功率、轉速和參考轉速作為神經元的輸入對象,將目標PI參數作為輸出對象,獲取神經網絡算法模塊;
(6)在槳距角控制模塊加入已訓練成功的神經網絡算法模塊;
(7)利用風輪轉速計算出同一葉片到達同一空間位置的間隔時間,通過延時環節將神經網絡算法模塊獲得的某一葉片PI控制器參數傳到其他葉片的PI控制器中;
(8)對加入神經網絡算法模塊的整機模型進行仿真,比較固定PI參數和神經網絡動態調節槳距角PI參數下風輪葉片攻角的變化曲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獨立變槳距風力發電機槳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的具體實現方法如下:
仿真模型采用給定風速和偏航角模擬現場風速和風向,觀察額定風速以上11~25m/s內和偏航角0~10°下,風輪旋轉一周內某一葉片的攻角變化曲線, 調節槳距角的PI控制參數,記錄各個風速和風向下最平穩攻角輸出曲線下的風輪轉速、輸出功率,發電機轉速及PI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獨立變槳距風力發電機槳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經網絡算法采取有監督的學習方式,包括一個輸入層、一個隱含層和一個輸出層。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獨立變槳距風力發電機槳距角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槳距角控制方法采取獨立變槳距調節,所述風輪包括三個槳葉,相鄰葉片之間的夾角為12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未經云南電網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492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適用于高粘度液體的排污泵轉子
- 下一篇:氫氧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