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腰疼及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中藥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704869.4 | 申請日: | 2014-12-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3555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任琳琳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健迅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45 | 分類號: | A61K36/8945;A61K36/896;A61P19/02;A61P19/08;A61P29/00;A61K35/583;A61K35/55;A61K35/62;A61K31/045;A61K35/32;A61K35/646;A61K35/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2399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腰椎 突出 外用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腰疼及腰椎間盤突出的外用中藥。
背景技術
腰疼及腰椎間盤突出疾病在西醫(yī)上稱為風濕性關節(jié)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質增生等癥,以關節(jié)疼痛、酸困、麻木、活動受限、僵硬變形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嚴重的臥床不起,疼痛難忍,生活不能自理。祖國醫(yī)學認為此癥屬于“痹癥”的范圍。誘發(fā)本病的因素是因為人體肝、脾、腎精血不足,筋骨失養(yǎng),自然界中風、寒、濕、熱之邪侵入人體,進入關節(jié),使氣血痹阻,引起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經絡不通或痰濁瘀血。或勞逸外傷致使瘀血停滯、經脈不通,引起關節(jié)疼痛,肢體麻木,關節(jié)僵硬,屈身不利等癥狀。
在目前現(xiàn)有的技術中,西醫(yī)治療本病常以消炎止痛、激素、封閉、紫外線照射、牽引、手術等方法。其缺點是治標不治本,治療時間長,療效差,費用大,且手術危險性極高。中醫(yī)采用內服中藥,以舒筋活絡、活血化瘀等方法,效果不明顯,或者初服有效隨后則無作用,療效不持久,復發(fā)率高。而且內服中藥不方便,有的中藥對胃有刺激,產生不良的副作用。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根治腰疼及腰椎間盤突出而且見效快、療程短、治愈率高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為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目的,現(xiàn)依據(jù)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膏藥是由以下重量份配比的原料制成:藏紅花20-40份、當歸50-60份、延胡索30-50份、乳香20-30份、沒藥20-30份、白芷50-60份、烏鞘蛇15-20份、透骨草20-30份、防風20-40份、地龍30-50份、大羅傘30-50份、雪上一枝蒿20-40份、穿山龍20-40份、丁香15-20份、肉桂15-20份、兩頭尖15-20份、追風傘30-50份、八角楓30-50份、鬧羊花30-50份、三七20-40份、千年健20-40份、海桐皮30-50份、麝香15-20份、鹿茸15-20份、海馬15-20份、全蝎20-30份、血竭20-30份、冰片50-60份。
本發(fā)明治療風濕骨病的膏藥,其制備方法如下:
1)、按組方配比稱取藥材備用;
2)、將稱取的藥材分別粉碎過120篩,然后混合均勻,得藥粉;
3)、將經過步驟2)所得的藥粉裝到無紡布袋子里,每袋重10克,即得本發(fā)明中藥。
本發(fā)明的中藥根據(jù)中醫(yī)辨證的理論,結合本病是由于肝腎精血不足,外感之邪乘虛而入,或勞逸外傷致使瘀血停滯、經脈不通,造成筋骨失養(yǎng),經絡痹阻,日久而發(fā)骨質增生。因而治療本病必需采用活血化瘀,行血理氣,通竅活絡,除風祛濕,溫經散寒,消腫止痛,軟堅散結,補腎壯陽,鎮(zhèn)痛消炎,清熱解毒等方法,使人體關節(jié)失血筋骨得以涵養(yǎng),血脈經絡通暢,寒濕之邪得以祛除,從而達到“通則不疼”消除骨質增生、骨關節(jié)炎癥,才能收到標本兼治、不易復發(fā)的根治效果。
方解:
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有助于治經閉、痛經、惡露不行、胸痹心痛、瘀滯腹痛、胸脅刺痛、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療效。有活血化瘀,散濕去腫的功效。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于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撲損傷、癰疽瘡瘍。
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主心腹腰膝諸痛;月經不調;癥瘕;崩中;產后血暈;惡露不盡;跌打損傷。
乳香:治風水毒腫,下氣益精,治腎氣止霍亂,定諸經之疼,活血定痛伸筋。
沒藥:破血止痛,散血消腫,定痛生肌。
白芷:祛風散寒,通竅止痛,消腫排膿,燥濕止帶。
烏鞘蛇:用于治療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
透骨草:風除濕,該品辛溫,辛能行散,溫勝寒濕。
防風:解表祛風,勝濕,止痙。
地龍:主治熱病驚狂、小兒驚風、咳喘、頭痛目赤、咽喉腫痛、小便不通、風濕關節(jié)疼痛,半身不遂。
大羅傘:味微甘辛性平,有活血化瘀,消腫解毒、祛痰止咳、清熱降火等功效,對跌打損傷、關節(jié)風濕痛、咳嗽咳血、無名腫毒、扁桃體炎、白帶、痛經等疾病均有療效。
雪上一枝蒿:辛散溫通,性猛善走,能祛風濕,活血脈,尤擅止痛,為治療多種疼痛的良藥。常用于風濕痹痛、神經痛、牙痛、跌打傷痛、術后疼痛及癌腫疼痛等。
穿山龍: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咳。主風濕痹前;肢體麻木;胸痹心痛;慢性氣管炎;跌打損傷;虐疾;癰腫。
丁香:補肝、潤命門,暖胃、去中寒,瀉肺、散風濕
肉桂:性大熱,味辛、甘。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畏寒肢冷;腰膝酸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健迅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健迅醫(yī)療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486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治療感冒的中藥
- 下一篇:一種治療慢性子宮內膜炎的藥物及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