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703905.5 | 申請日: | 2014-11-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213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7 |
| 發(fā)明(設計)人: | 王廣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廣洲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 | 分類號: | A61K36/899;A61P15/00;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王彥明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市新***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慢性 盆腔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內生殖器及其周圍結締組織、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癥。常為急性盆腔炎未徹底治療,在患者體質較差的情況下,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遷延及反復發(fā)作,造成慢性盆腔炎;但是亦可無急性盆腔炎癥病史過程,如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輸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較頑固,可導致月經(jīng)紊亂、白帶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
溫熱能促進盆腔局部血液循環(huán),改善組織營養(yǎng)狀態(tài),提高新陳代謝,以利于炎癥吸收和消退。同時配合相關的藥物治療,可促進機體對藥物的吸收和利用。常用的有短波、超短波、微波、激光、離子透入(可加入各種藥物如青霉素、鏈霉素等)等。長期或反復多種抗菌藥物的聯(lián)合治療有時并無顯著療效,但是對于年輕需保留生育功能者,或急性發(fā)作時可以應用,最好同時采用抗衣原體或支原體的藥物。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fā)。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是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其特點是:中藥組份為三葉委陵菜5-15、白毛藤根10-20、斑竹殼10-20、瓣蕊唐松草1-10、大苞葉千斤拔5-15、單葉血盆草1-10、地瓜果10-20、疔毒草1-10、楓柳皮5-15、鬼燈籠根10-20、桂葉素馨5-15、蔛草5-15、黃花木5-15。
本發(fā)明是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進一步地: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黃土10-20、吉祥草1-10、假辣蓼5-15、空心莧5-15、苦地膽根10-20、梨皮5-15。
本發(fā)明是所述的一種治療慢性盆腔炎的中藥,進一步地: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三葉委陵菜10g、白毛藤根15g、斑竹殼15g、瓣蕊唐松草5g、大苞葉千斤拔12g、單葉血盆草5g、地瓜果15g、疔毒草5g、楓柳皮10g、鬼燈籠根15g、桂葉素馨8g、蔛草8g、黃花木10g、黃土15g、吉祥草5g、假辣蓼8g、空心莧8g、苦地膽根15g、梨皮10g。
本發(fā)明使用時的單劑藥量為:三葉委陵菜10g、白毛藤根15g、斑竹殼15g、瓣蕊唐松草5g、大苞葉千斤拔12g、單葉血盆草5g、地瓜果15g、疔毒草5g、楓柳皮10g、鬼燈籠根15g、桂葉素馨8g、蔛草8g、黃花木10g、黃土15g、吉祥草5g、假辣蓼8g、空心莧8g、苦地膽根15g、梨皮10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15天為一療程。
各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三葉委陵菜:清熱解毒、散瘀止血,主治骨結核、口腔炎、瘰疬、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白毛藤根:治風火牙痛、頭痛、瘰疬、癰腫、痔漏;斑竹殼:清血熱、燒灰吃、透斑疹;瓣蕊唐松草:清熱解毒,主治赤白痢疾、癰腫瘡癤、浸淫瘡;大苞葉千斤拔:清熱利濕、健脾補虛、解毒,主治紅、白痢;單葉血盆草:止血、清濕熱,主治咳嗽吐血、血崩、血痢、創(chuàng)傷出血;地瓜果:清熱散毒、祛風除濕,主治咽喉疼痛;疔毒草:清熱解毒、消瘀散結,主治癰瘡療毒、淋濁腎炎;楓柳皮:治齲齒痛、疥癬、湯火傷;鬼燈籠根:清熱、解毒、涼血、止痛,主治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衄血、赤痢、瘡疥、瘰疬、跌打腫痛;桂葉素馨:清熱解毒、消炎利尿、消腫散瘀,主治痢疾、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腎炎水腫、跌打傷、扭挫傷;蔛草:清肝涼血,主治高熱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癰腫疔瘡;黃花木:清肝明目、利水、潤腸,主治風熱頭痛、急性結膜炎、高血壓、慢性便秘;黃土:和中解毒,主治中暑吐瀉、痢疾、癰疽腫毒、跌撲損傷;吉祥草:清肺、止咳、理血、解毒,主治肺熱咳嗽、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損傷、瘡毒、赤眼、疳積;假辣蓼:消腫止痛,主治腹痛腫瘍;空心莧:清熱、涼血、利尿、解毒,主治麻疹、乙型腦炎、肺結核咳血、淋濁、帶狀皰疹、疔癤、蛇咬傷;苦地膽根:清熱、除濕、解毒,主治中暑發(fā)熱、溫毒發(fā)斑、赤痢、頭風、風火牙痛、癰腫及各種炎癥性疾病;梨皮:清心潤肺、降火生津,主治暑熱煩渴、咳嗽、吐血、發(fā)背、疔瘡。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fā)。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本發(fā)明的具體技術方案,以便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進一步地理解本發(fā)明,而不構成對其權利的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廣洲,未經(jīng)王廣洲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70390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痔瘡術后清洗護理液
- 下一篇:一種有效治療褥瘡的中藥制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