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褐藻中提取褐藻酸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98334.0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480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鵬程;宋琳;陳曉琳;邢榮娥;劉松;于華華;秦玉坤;李克成;李榮峰;王雪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08B37/04 | 分類號: | C08B37/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周秀梅;李穎 |
| 地址: | 266071***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褐藻 提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洋化工工程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從褐藻中提取超低粘度褐藻酸鈉的方法。?
背景技術
褐藻酸鈉是從褐藻類如海帶或馬尾藻等海藻中提取的一種多糖碳水化合物,作為一種天然高分子物質以其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以及良好的增稠性、成膜性、穩定性、絮凝性和螯合性而被廣泛應用于化學、生物、醫藥、食品等領域。在美國,褐藻酸鈉被譽為“奇妙的食品添加劑”,在日本被譽為“長壽食品”,英國、挪威和東南亞等國已將海藻酸鈉廣泛用于食品工業。由于褐藻酸鈉具有抗腫瘤、調節免疫能力、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抗高血脂、降低血糖、抵抗輻射等作用,因此,其在藥物和醫用材料方面也得到了相關科研人員的重視。?
我國褐藻酸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40%左右,居世界首位。且逐年在遞增。目前國際褐藻酸鈉貿易量約為2.2萬噸,美國和挪威的公司銷量占71%,國際褐藻酸鈉的總需求量將大幅度提高。因此,我國褐藻酸鈉生產也必須加大幅度,而且還應把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增加品種上。目前對于中粘度、高粘度和超高粘度的褐藻酸鈉研究較多,因為這部分產品市場需求量大,經濟價值高,而對于低粘度和超低粘度的褐藻酸鈉研究較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從褐藻中提取超低粘度褐藻酸鈉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從褐藻中提取褐藻酸鈉的方法,將干褐藻或新鮮褐藻加入至過量的水中,20-100℃、以50-300轉/分鐘的攪拌速度下浸泡0.5-24h進行預處理;而后在30-120℃,0.1MPa-1.5MPa壓力下反應20min—3h,反應后,液固分離,固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提取得到1-100mPa.S旋轉粘度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
所述褐藻與水按質量比為1:1-1:50的比例混合。?
所述褐藻為海帶、巨藻、泡葉藻、墨角藻、馬尾藻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是直接從褐藻中制備超低粘度褐藻酸鈉,而不是先得到高粘度褐藻酸鈉,然后進行降解得到,簡化了生產步驟,并且生產過程無化學試劑的添加,綠色無污染,所得到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產品,其1%溶液產品的粘度與水接近,其分子量極低,因而具有特殊的醫療保健作用。可以用于保健飲料、食品等方面。?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取干海帶(Laminaria?Japonica)20g,加入300ml蒸餾水,70℃邊攪拌邊浸泡8小時進行預處理;而后在100℃,0.1MPa壓力下反應20min,反應后過濾進行液固分離,固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按照傳統方式提取得到70mPa.S旋轉粘度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將得到的褐藻酸鈉烘干,稱重,質量為4.6g,產率為23%。?
將上述海帶按照現有常規方式,即不采用上述預處理直接提取,得到的產率為18%。?
實施例2?
取干泡葉藻(Ascophyllum?mackaii)30g,加入300ml蒸餾水,90℃邊攪拌邊浸泡6小時進行預處理;而后在110℃,0.5MPa壓力下反應1h,反應后過濾進行液固分離,固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按照傳統方式提取得到50mPa.S旋轉粘度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將得到的褐藻酸鈉烘干,稱重,質量為7.5g,產率為25%。?
將上述泡葉藻按照現有常規方式,即不采用上述預處理直接提取,得到的產率為18%。?
實施例3?
取巨藻(Lessonia?trabeculata)20g,加入600ml蒸餾水,100℃邊攪拌邊浸泡10小時進行預處理;而后在110℃,1.5MPa壓力下反應2h,反應后過濾進行液固分離,固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按照傳統方式提取得到30mPa.S旋轉粘度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將得到的褐藻酸鈉烘干,稱重,質量為8g,產率為40%。?
將上述巨藻按照現有常規方式,即不采用上述預處理直接提取,得到的產率為33%。?
實施例4?
取馬尾藻(Sargassum?thunbergii)20g,加入1000ml蒸餾水,40℃邊攪拌邊浸泡12小時進行預處理;而后在115℃,1.0MPa壓力下反應3h,反應后過濾進行液固分離,固相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按照傳統方式提取得到40mPa.S旋轉粘度的超低粘度褐藻酸鈉,將得到的褐藻酸鈉烘干,稱重,質量為8g,產率為40%。?
將上述馬尾藻按照現有常規方式,即不采用上述預處理直接提取,得到的產率為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83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