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無線電能傳輸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97727.X | 申請日: | 2014-11-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27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江林;廖文軍;巨輝;陳煜;陳治;張雪原;蔣秀潔;何西鳳;丁正東;周揚;倪雨;劉興茂;莊慧敏;張紹全;伍瑾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H02J17/00 | 分類號: | H02J17/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君合集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8 | 代理人: | 廖曾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無線 電能 傳輸 裝置 | ||
1.無線電能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單片機控制電路,與該單片機控制電路輸出端連接的IR2111半橋驅動模塊,與該IR2111半橋驅動模塊的輸出端連接的發射線圈,以及對該發射線圈進行采樣并將采樣信息反饋回單片機控制電路的電流采樣模塊,和與所述發射線圈配套的電能接收電路;其中,所述IR2111半橋驅動模塊包括IR2111芯片,三極管Q1、Q3、Q4,MOS管Q2、Q5,二極管D1、D2、D3,電阻R1、R2、R3、R4、R5,所述三極管Q3的基極通過電阻R4與所述單片機控制電路的輸出端連接,其發射極接地,而其集電極則通過電阻R3分別與三極管Q1和Q4的基極連接,同時還通過電阻R1與電源連接,所述三極管Q1的集電極接電源,三極管Q4的集電極接地,三極管Q1和Q4的發射極同時與IR2111芯片連接,所述二極管D1直接連接在IR2111芯片上,二極管D2與MOS管Q2并聯,二極管D3與MOS管Q5并聯,且二極管D2和D3串聯,MOS管Q2和Q5串聯,所述二極管D3的兩端同時作為輸出端,與所述發射線圈導通,所述MOS管Q2通過電阻R2與IR2111芯片連接,所述MOS管Q5通過電阻R5與IR2111芯片連接;所述電能接收電路包括與所述發射線圈配套的接收線圈,與該接收線圈的輸出端連接的二極管組,以及與該二極管組連接的MC34063芯片;所述二極管組包括二極管D1、D2、D3、D4、D6、D7、D8,其中二極管D4和D8串聯構成第一串聯支路,二極管D6和D7串聯構成第二串聯支路,二極管D1、D2、D3構成第一并聯支路,所述第一串聯支路與第二串聯支路并聯,并與所述第一并聯支路串聯,而二極管D4與D8的連接點與接收線圈輸出端連接,二極管D6和D7的連接點與接收線圈輸出端連接,所述MC34063芯片通過二極管D5與所述第一并聯支路的輸出端連接,在所述MC34063芯片上還連接有與所述二極管D5串聯的電感L1,以及輔助元器件;所述單片機控制電路還配置有供電電路,該供電電路包括TPS5430芯片,與該TPS5430芯片連接的電感L2,與該電感L2串聯的電阻R6、R7,在所述電感L2與TPS5430芯片之間還連接有一端接地的二極管D9,同時在TPS5430芯片上還設置有輔助元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電能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流采樣模塊包括ACS712芯片,該ACS712的輸入端與所述發射線圈連接,其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控制電路連接,在該ACS712芯片上還連接有輔助元器件。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電能傳輸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單片機控制電路主要包括第一MCU和第二MCU,所述第一MCU的電源端接入3.3V電源,并通過一電阻和一LED串聯后接地,所述3.3V電源還連接有LM1117芯片、LM7805芯片、單排多針插座、PLC5616芯片和ADS1115芯片,其中,所述LM1117和LM7805芯片串聯,并在兩者的管腳上分別連接有接地電容,所述單排多針插座與所述第二MCU插接,所述PLC5616芯片和ADS1115芯片則分別與所述第一MCU連接,且所述PLC5616芯片和ADS1115芯片還分別連接有接地電容;所述第二MCU上還連接有控制按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信息工程學院,未經成都信息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7727.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化工設備的靜音環保吸收罐
- 下一篇:一種除塵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