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96818.1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9488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5-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安軍;李建路;高峰;王昊宇;朱慧峰;張明哲;張躍;翟瑞濱;于盛洪;侯兆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7/00 | 分類號: | E21B47/00;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大慶知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胡海山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油田 實驗 用人 造填砂 模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田采收率物理模擬實驗所用的模型,尤其是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
背景技術
在油田采收率物理模擬實驗中,常用人造填砂模型管。而現有人造填砂模型管內徑均為圓形的,雖然可以模擬化學劑在油層中的驅替和運移情況,但是不能有效地模擬驅替過程中壓力場的有效分布,尤其是同一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以及同一截面上化學劑的分布情況。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人造填砂模型管不能有效地模擬驅替過程中壓力場的有效分布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具有更好了模擬同一驅替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的特點。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包括管體以及管端蓋。管體內孔為方形,管體側壁上有測壓孔,測壓孔內有過濾器,管端蓋密閉連接在管體兩端,管端蓋內有凹槽,凹槽內置有過濾器。
上述方案中的管端蓋用螺栓密閉連接在管體兩端;管體兩端面有環形密封凸臺,密封凸臺內側有沉孔,管端蓋內端面有與密封凸臺相配的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內置有密封圈,管端蓋內端面有凸臺,凸臺上凹槽;過濾器由鐵末合金制成;測壓孔內徑為1毫米;測壓孔設計在同一截面上;測壓孔還可以作為取樣孔使用;管體長度為1000毫米,內徑為30毫米×30毫米。
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由于采用管體內孔為方形,管體側壁上有測壓孔,測壓孔內有過濾器,管端蓋密閉連接在管體兩端,管端蓋內有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內置有過濾器的結構。利用方形內孔的管體,更好了模擬同一驅替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內徑為方形,突破了傳統人造填砂模型管內徑為圓形的模式;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凸臺上凹槽內置過濾器改用鐵末合金制成,沖洗方便,不易堵塞;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測壓孔根據實驗需要,還可以作為取樣孔使用;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測壓孔設計在同一截面上,可以更好了模擬同一驅替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對于開展室內物理模擬實驗提供了新的技術手段。所以說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具有更好了模擬同一驅替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的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圖1中A-A剖視圖。
圖中1-管體,2-管端蓋,3-測壓孔,4-凹槽,5-密封凸臺。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由圖1所示,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包括管體1以及管端蓋2。金屬管體1內孔和外形為方形,管體1長度為1000毫米,內徑為30毫米×30毫米,管體1在同一截面上側壁上有3個測壓孔3,測壓孔3內有過濾器,過濾器由鐵末合金制成,測壓孔3內徑為1毫米。測壓孔3還可以作為取樣孔使用,管體1兩端面有環形密封凸臺5,密封凸臺5內側有沉孔。
管端蓋2內端面有與密封凸臺5相配的密封凹槽,密封凹槽內置有密封圈,管端蓋2內端面有凸臺,凸臺上凹槽4,凹槽4內置有過濾器,過濾器由鐵末合金制成。
管體1的密封凸臺5置于管端蓋2的密封凹槽內,然后用8個螺栓將管端蓋2密閉連接在管體1兩端。
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把傳統的人造填砂模型管做了改進,將內徑由圓形變為方形,同一截面處設計了并列的三個測壓孔,這樣可以有效地模擬化學劑在地層中的運移和分布情況,解決不能有效地模擬驅替過程中壓力場的有效分布,尤其是同一截面上壓力場的分布,以及同一截面上化學劑的分布情況。
該油田實驗用人造填砂模型管通過實驗室物理模擬驅油實驗驗證,可以滿足室內模擬地下油層的壓力動態變化、化學劑動態運移過程,具有很好的現場指導意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681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