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94964.0 | 申請日: | 2014-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4773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林康藝 | 申請(專利權)人: | 林康藝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94 | 分類號: | A61K36/8994;A61P17/10 |
| 代理公司: | 廣州粵高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任重 |
| 地址: | 528200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痤瘡 粉刺 中藥 組合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
背景技術
痤瘡俗稱粉刺、青春痘,易發于青春期男女的臉部及背部,并伴有皮脂溢出。主要包括白頭粉刺、黑頭粉刺、丘疹、膿包及嚴重的結節囊腫等。據統計約有80%的成年人在青春發育期曾患過痤瘡,發病年齡一般多為14-30周歲。研究認為,痤瘡發病的根源與腎陰不足,內分泌失調,導致相火妄動,或沖任不調,肺胃血熱郁滯上熏頭面而致。痤瘡發生的主要因素是雄性激素增高刺激皮脂分泌增多,產生丘疹性損害。
目前,現代醫學主要使用雄激素拮抗劑、抗生素、維甲酸類藥物等治療該病,有一定療效,但也有較明顯副作用,如肝功能受損、致畸、骨生成遲緩、內分泌紊亂,性功能受影響等。而采用中藥治療痤瘡粉刺,效果比較慢,而且由于痤瘡患者體質存在差異性,一個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并不能對所有的病患都有顯著的療效,針對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還需要針對不同的體質,在個性中尋找共性,找到既能有針對某類體質有特效,又不至于適用范圍太窄的中藥組合物。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上述技術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茯苓10-30份、白術5-20份、桔梗10-30份、制乳香10-30份、炒沒藥10-30份、連翹5-20份、陳皮10-30份、蒲公英5-20份、薏苡仁10-30份、川芎5-20份。
優選的,中藥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茯苓20份、白術10份、桔梗20份、制乳香20份、炒沒藥20份、連翹10份、陳皮20份、蒲公英10份、薏苡仁20份、川芎10份。
優選的,所述的中藥組合還包含重量份數為10-30份的枳殼。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活血止痛、消腫生肌,活血行氣的功效,能針對腎陽不足、氣虛血弱,體質虛寒的痤瘡患者有顯著的療效。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治療痤瘡粉刺的中藥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藥制成:茯苓20份、白術10份、桔梗20份、制乳香20份、炒沒藥20份、連翹10份、陳皮20份、蒲公英10份、薏苡仁20份、川芎10份、枳殼20份。
用量及用法:水煎中藥原材料,一天一劑,一個月為一個療程。
實施例2:典型病例
病例1:李某,女,27歲,體質腎陽不足、氣虛血弱,體質虛寒。面部痤瘡嚴重,痤瘡紅腫,伴有密閉性粉刺,西藥多次擦敷皆無效,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水煎成湯劑,一天一劑,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服完一個療程后,痤瘡紅腫變淡、形狀變小,服用2個療程后,痤瘡基本消退,皮膚僅留痘印。
病例2:吳某,男,22歲,體質腎陽不足、氣虛血弱。面部化膿性痤瘡,毛孔粗大,伴有密閉性粉刺,采用本發明的中藥劑泡面膜紙敷臉,每日一次,一周為一個療程,兩個療程之間間隔兩個星期。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水煎成湯劑,一天一劑,一個月為一個療程。服完一個療程后,痤瘡形狀變小,顏色變淺,繼續服用三個療程后,痤瘡基本痊愈,封閉性粉刺消失,皮膚光滑僅留痘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林康藝,未經林康藝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49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預防魚體寄生蟲中草藥制劑
- 下一篇:一種治療尿崩癥的中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