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靜脈炎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94879.4 | 申請日: | 2014-11-2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97300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磊 |
| 主分類號: | A61K36/85 | 分類號: | A61K36/85;A61K36/8962;A61P9/14 |
| 代理公司: | 連云港潤知專利代理事務所 32255 | 代理人: | 劉伯平 |
| 地址: | 222000 江蘇省連云港***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靜脈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靜脈炎的中藥。
背景技術
靜脈炎是指靜脈血管的急性無菌性炎癥,根據病變部位不同,靜脈炎可分為淺靜脈炎和深靜脈炎。少數病人可有發熱、白細胞總數增高等,患者常常陳訴疼痛腫脹。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很多,如創傷、手術、妊娠、分娩、心臟病、惡性腫瘤、口服避孕藥及長期站立、下蹲、久坐、久臥等,較常見的是外科手術后引發本病。四肢血栓性淺靜脈炎表現為患肢局部紅腫,疼痛,可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累及深靜脈,出現患肢凹陷性腫脹,行走時腫痛加重,靜臥后減輕,皮膚呈暗紅色,有廣泛的靜脈曲張以及毛細血管擴張;后期出現局部營養障礙性改變,伴有瘀積性皮炎、色素沉著或淺表性潰瘍。
外用類肝素軟膏、抗炎藥物軟膏,內服促進靜脈回流等活血化瘀藥物。對于位于大腿根部及膝關節周圍的病變,需要采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抗凝治療。對合并細菌感染者,需根據感染細菌類型對應使用抗生素。局部血栓性靜脈炎可在炎癥期消退后,如仍有條索狀硬物伴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如下肢靜脈曲張合并血栓形成淺靜脈炎,可于炎癥消退后行手術治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的治療靜脈炎的中藥,以純天然的中草藥為原料,標本兼治,療效確切、無毒副作用,不易復發。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本發明是一種治療靜脈炎的中藥,其特點是:中藥組份為蠶退紙5-15、高粱泡根10-20、大葉紫珠5-15、松根10-20、大白藥1-10、巖豆藤花1-10、茜草莖5-15、蠶豆莢殼5-15、三條筋5-15、翅衛矛5-15、楮樹根10-20、洋蔥10-20、茶子餅10-20、防風草1-10、木槿皮5-15。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靜脈炎的中藥,進一步地:該中藥還含有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木芙蓉葉5-15、柘樹莖葉5-15、水松皮5-15、烏桕葉5-15、半截葉5-15。
本發明所述的一種治療靜脈炎的中藥,進一步地:各味藥的重量份配比為蠶退紙8g、高粱泡根15g、大葉紫珠12g、松根15g、大白藥5g、巖豆藤花5g、茜草莖10g、蠶豆莢殼12g、三條筋10g、翅衛矛8g、楮樹根15g、洋蔥15g、茶子餅15g、防風草5g、木槿皮10g、木芙蓉葉8g、柘樹莖葉10g、水松皮10g、烏桕葉8g、半截葉8g。
本發明使用時的單劑藥量為:蠶退紙8g、高粱泡根15g、大葉紫珠12g、松根15g、大白藥5g、巖豆藤花5g、茜草莖10g、蠶豆莢殼12g、三條筋10g、翅衛矛8g、楮樹根15g、洋蔥15g、茶子餅15g、防風草5g、木槿皮10g、木芙蓉葉8g、柘樹莖葉10g、水松皮10g、烏桕葉8g、半截葉8g。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早晚兩次飯后服用,21天為一療程。
本發明各中藥的藥理作用如下:
蠶退紙: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風、喉痹、牙疳、牙癰、疔腫、瘡瘍;高粱泡根:疏風清熱、涼血和瘀,主治感冒、高血壓偏癱、咳、衄、便血、產后腹痛、崩漏、白帶;大葉紫珠:止血、止痛、散瘀消腫,主治消化道出血、咯血、衄血、創傷出血、拔牙出血、跌打腫痛、風濕骨痛;松根:祛風除濕、活血止血、、主風濕痹痛、風疹瘙癢、白帶、咳嗽、跌打吐血、風蟲牙痛;大白藥:止血接骨,主治外傷出血、骨折、瘡毒;巖豆藤花:涼血止血,主治鼻衄、外傷出血;茜草莖:止血、行瘀,主治吐血、血崩、跌打損傷、風痹、腰痛、癰毒、疔腫;蠶豆莢殼:治咯血、鼻衄、尿血、消化道出血、手術野出血、天泡瘡、燙傷;三條筋:止血、接骨、通經活絡,主治消化道出血、外傷出血、跌打損傷、骨折;翅衛矛:破血落胎、調經續斷,主治產后腹痛、崩中下血、風濕疼痛;楮樹根:清熱、涼血、利濕、祛痰,主治咳嗽吐血、水腫、血崩、跌打損傷;洋蔥:有祛痰、利尿、健胃潤腸、解毒殺蟲等功能、可治食欲不振、大便不暢、痢疾、腸炎、蟲積腹痛、創傷潰瘍、赤白帶下等病癥;茶子餅:收濕殺蟲,主治陰囊濕疹、跌打損傷;防風草:祛風、除濕、解毒,主治感冒身熱、嘔吐、腹痛、筋骨疼痛、瘡瘍、濕疹、痔疾;木槿皮:清熱、利濕、解毒、止癢,主治腸風瀉血、痢疾、脫肛、白帶、疥癬、痔瘡;木芙蓉葉:涼血、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癰疽焮腫、纏身蛇丹、燙傷、目赤腫痛、跌打損傷;柘樹莖葉:治癤子、濕疹;水松皮:去火毒,主治皮膚水泡瘡;烏桕葉:治癰腫疔瘡、瘡疥、腳癬、濕疹、蛇傷、陰道炎;半截葉:活血舒筋、燥濕殺蟲,主治風濕性關節炎、跌打骨折、肝炎、瘧疾、蛔蟲病。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磊,未經張磊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487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中耳炎的中藥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治療小兒腦癱的藥物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