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91246.8 | 申請日: | 2014-11-2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743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治倫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治倫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 | 分類號: | A61K36/90;A61K36/896;A61P13/12;A61P3/10;A61K35/3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陽***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糖尿病腎病 腎植型 藥物 配方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是公開了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
背景技術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病人最重要的合并癥之一。我國的發病率亦呈上升趨勢,目前已成為終末期腎臟病的第二位原因,僅次于各種腎小球腎炎。由于其存在復雜的代謝紊亂,一旦發展到終末期腎臟病,往往比其他腎臟疾病的治療更加棘手,因此及時防治對于延緩糖尿病腎病的意義重大。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將黃芪30g,太子參20g,山藥20g,茯苓20g,枸杞子20g,車前子20g,半邊蓮20g,土茯苓40g,熟地25g,澤瀉15g,山萸肉15g,菟絲子15g,首烏15g,金櫻子15g,鹿茸15g,丹參15g,桃仁10g,紅花10g,大黃10g。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以黃芪、山藥、半邊蓮、菟絲子為主藥,具有益腎助陽固澀瀉濁化瘀的作用,對糖尿病腎病腎植型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配方包括黃芪25-35g,太子參,15-25g,山藥15-25g,茯苓15-25g,枸杞子15-25g,車前子15-25g,半邊蓮15-25g,土茯苓35-45g,熟地20-30g,澤瀉10-20g,山萸肉10-20g,菟絲子10-20g,首烏10-20g,金櫻子10-20g,鹿茸10-20g,丹參10-20g,桃仁5-15g,紅花5-15g,大黃5-15g。
進一步,所述的黃芪為30g,太子參為20g,山藥為20g,茯苓為20g,枸杞子為20g,車前子為20g,半邊蓮為20g,土茯苓為40g,熟地為25g,澤瀉為15g,山萸肉為15g,菟絲子為15g,首烏為15g,金櫻子為15g,鹿茸為15g,丹參為15g,桃仁為10g,紅花為10g,大黃為10g。
進一步,所述的使用方法是將上述藥物按要求配比后,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
黃芪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但表實邪盛,氣滯濕阻,食積停滯,癰疽初起或潰后熱毒尚盛等實證,以及陰虛陽亢者,均須禁服。
太子參具有補益脾肺;益氣生津。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倦怠無力;氣陰兩傷;干咳痰少;自汗氣短;以及溫病后期氣虛津傷;內熱口渴;或神經衰弱,心悸失眠,頭昏健忘,小兒夏季熱。
茯苓別稱:玉靈,茯菟,茯靈,茯蕶,伏苓、伏菟,松腴,絳晨伏胎,云苓,茯兔,松薯、松木薯,松苓。藥用部位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安神的功效。還可以制作成粉狀用來女士愛好的美白面膜。分布區域:吉林、安徽、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管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揮其獨特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具有利水滲濕、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現代醫學研究: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臟作用。但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枸杞子,為茄科植物枸杞的成熟果實。夏、秋果實成熟時采摘,除去果柄,置陰涼處晾至果皮起皺紋后,再暴曬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軟即得。遇陰雨可用微火烘干。
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其有益效果表現在:
具有益腎助陽固澀瀉濁化瘀的作用,對糖尿病腎病腎植型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治療糖尿病腎病腎植型藥物配方,將黃芪30g太子參20g山藥20g茯苓20g,枸杞子20g,車前子20g,半邊蓮20g,土茯苓40g,熟地25g,澤瀉15g,山萸肉15g,菟絲子15g,首烏15g,金櫻子15g,鹿茸15g,丹參15g,桃仁10g,紅花10g,大黃10g。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具有益腎助陽固澀瀉濁化瘀的作用,對糖尿病腎病腎植型的患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實施例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治倫,未經張治倫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9124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