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CAE分析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68885.2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7317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9 |
| 發明(設計)人: | 劉建平;梁宇;喬鑫;孔繁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威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楊濱 |
| 地址: | 110044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車身 頂蓋 剛度 進行 cae 分析 方法 | ||
1.一種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的方法,包括:
步驟101:建立頂蓋模型,頂蓋模型具有三條頂蓋棚條;
步驟102:在頂蓋模型上建立三維坐標系,使得X軸平行于頂蓋模型縱向延伸方向,Y軸平行于頂蓋模型橫向延伸方向,XZ平面將頂蓋模型平分為對稱的兩個部分,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步驟103:在頂蓋模型上確定加載點的位置和數量;
步驟104:對各個加載點分別進行加載測試,統計當前加載點受到的加載大小與發生的位移,并將加載大小與對應位移記錄在統計結果中,為每個加載點均記錄一個統計結果;
步驟105:讀取一個統計結果,為該統計結果繪制一個位移-加載曲線,計算位移-加載曲線中各個加載大小處的斜率;
步驟106:判斷各個加載大小處的斜率是否為正數,如果有一處斜率非正,則向顯示設備輸出當前位移-加載曲線并返回步驟101;如果所有斜率均為正數,則進行步驟107;
步驟107:根據當前統計結果計算統計項的值以及對應的目標范圍,判斷統計項的值是否在目標范圍內,如果在目標范圍內,則存儲統計項和統計項的值并且執行步驟108;如果不在目標范圍內則返回步驟101;
步驟108:返回步驟105,直到所有統計結果被執行完。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03具體包括:
步驟201:如果相鄰兩條頂蓋棚條之間的X向間距d≤450mm,則在這兩條頂蓋棚條之間將距離中間頂蓋棚條的距離為d/3和2d/3處定義為加載點的X坐標;如果相鄰兩條頂蓋棚條之間的X向間距d>450mm,則在這兩條頂蓋棚條之間將距離中間頂蓋棚條的距離為d/4、d/2和3d/4處定義為加載點的X坐標;
步驟202:在XZ平面的一側,如果長度為頂蓋最窄寬度一半的Y向間距h>500mm,則分別在距離XZ平面的距離為h/3和2h/3處定義加載點的Y坐標;如果長度為頂蓋最窄寬度一半的Y向間距h≤500mm,則分別在距離XZ平面的距離為h/4、h/2和3h/4處定義加載點的Y坐標;
步驟203:將X坐標的個數乘以Y坐標的個數定義為加載點的個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統計項包括加載大小和位移。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04還包括:在對當前加載點施加加載后,釋放所施加的加載,統計釋放加載之后當前加載點的殘余位移,并將殘余位移也記錄在當前加載點的統計結果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用于對車身頂蓋抗凹剛度進行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統計項還包括殘余位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未經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6888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