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保健被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668455.0 | 申請日: | 2014-11-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236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舒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夢絲家綠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47G9/02 | 分類號: | A47G9/02;A61K36/9068;A61P43/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38700 湖北省黃***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保健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紡織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保健被。
背景技術
隨著進入秋冬季節(jié),天氣變得日益干燥,氣候一旦變得很干燥,人體的水分就容易通過出汗、呼吸而大量丟失,再加上秋冬季節(jié)天氣變化反復無常,不能保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平衡和穩(wěn)定,導致生理機能失調引起各類“上火”癥狀,例如心煩、心悸、失眠、頭痛、頭暈、口苦咽干、口干口臭、口舌生瘡、牙齦腫痛、面紅耳赤、胸悶脅疼、腹痛便秘、呼吸氣粗、高熱煩渴、咳吐黃稠痰、小便赤黃等各類“上火”癥狀,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工作。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術不足,提出一種可清熱潤燥、消炎降火的保健被,解決現有技術中秋冬季節(jié)容易上火的技術問題。
?
為達到上述技術目的,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包括一種保健被,包括本體,所述本體上設有插袋,所述插袋內設有中藥袋,所述中藥袋內裝有如下重量配比的中藥,桑葉5-15份、薰衣草5-15份、人參8-12份、當歸7-10份、玄參8-11份、天麻9-13份、菊花5-15份、桂花6-14份、玫瑰花8-17份、五味子9-11份、天冬7-10份、麥冬10-11份、金銀花7-20份、白芍7-11份、柏子仁10-19份、酸棗仁2-11份、茯苓5-13份、遠志4-12份、桔梗7-11份、干姜7-10份、甘草5-11份、陳皮6-11份、黃芪9-15份、白術7-13份、丁香8-13份、香附8-15份、茵陳6-14份、川芎7-11份、生地黃8-12份。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的中藥組分的藥用效果,根據公知的中藥理論的簡要描述是?:
桑葉:味苦、甘,性微寒;歸肺、肝經;清涼散降,桑葉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之功效。
薰衣草:減少病人的睡眠干擾,使其快速入睡,改善神經癥的睡眠障礙,情緒障礙。
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平;歸脾、肺經、心經;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燥滑腸。
玄參:清熱涼血,滋陰降火,解毒散結。
天麻:甘,平;入肝經;息風,定驚;治眩暈眼黑,頭風頭痛,肢體麻木,半身不遂,語言蹇澀,小兒驚癇動風。
菊花:有疏風、平肝之功,嗅之,對感冒、頭痛有輔助治療作用。
桂花:辛,溫;散寒破結,化痰止咳。
玫瑰花:甘微苦、性微溫,歸肝、脾、胃經;柔肝醒胃,舒氣活血,美容養(yǎng)顏,令人神爽。
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
天冬:甘、苦、寒;歸肺、腎、胃、大腸經;養(yǎng)陰生津,白喉,敗毒抗癌,清勢化痰,滋陰潤燥。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心、肺、胃經;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陰虛癆嗽,喉痹咽痛,津傷口渴,內熱消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
金銀花:味甘,性寒;入肺、心、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抗炎、補虛療風的功效,主治脹滿下疾、溫病發(fā)熱,熱毒癰瘍和腫瘤等癥。
白芍:性涼、味苦酸,微寒;具有補血養(yǎng)血、平抑肝陽、柔肝止痛、斂陰止汗等功效。
柏子仁:甘,平;歸心、腎、大腸經;養(yǎng)心安神,潤腸通便,用于虛煩不眠,心悸怔忡,腸燥便秘等癥。
酸棗仁:味甘、酸,性平;能滋養(yǎng)心肝,安神,斂汗。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寧心安神,用治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遠志:?苦、辛,溫;?歸心、腎、肺經;安神益智,解郁。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
干姜:味辛,性熱;歸脾、胃、心、肺經;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
甘草:用于心氣虛,心悸怔忡,脈結代,以及脾胃氣虛,倦怠乏力等
陳皮:味苦、辛,性溫;歸肺、脾經;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黃芪:甘,微溫;歸肺、脾、肝、腎經;多用于體虛表弱所致的自汗。
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
丁香:味甘辛,性大熱,無毒;暖胃,溫腎。
香附:辛、微苦、甘,平;入肝、三焦經;理氣解郁,調經止痛。
茵陳:味微苦、微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清熱利濕,退黃。
川芎:辛,溫;入肝、膽經;行氣開郁,法風燥濕,活血止痛。
生地黃:甘苦,涼;入心、肝、腎經;清熱生津滋陰,養(yǎng)血。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夢絲家綠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夢絲家綠色保健制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6845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