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靜電除塵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66715.0 | 申請日: | 2014-11-2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8402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20 |
| 發明(設計)人: | 任利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任利萍 |
| 主分類號: | B03C3/04 | 分類號: | B03C3/04;B03C3/34;B03C3/47;B03C3/43;B03C3/80 |
| 代理公司: | 銀川長征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64102 | 代理人: | 馬長增 |
| 地址: | 750001 寧夏回族自治*** | 國省代碼: | 寧夏;6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靜電除塵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除塵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安裝在脫硫吸收塔內的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當前,工業粉塵是大氣環境的污染源之一,傳統靜電除塵器和布袋除塵器在干法除塵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由于脫硫吸收塔內煙速過高以及除霧器性能下降等原因造成大量石膏顆粒被煙氣攜帶,即使在脫硫吸收塔入口的煙塵含量很低,經過吸收塔后煙塵含量呈不降反升的趨勢,造成二次污染,采用在吸收塔噴淋層上部增加一級濕式除塵裝置,對吸收塔出口煙氣進行靜電吸附和過濾處理,利用吸收塔上部的空間和原有的承重,降低了場地占用和工程造價,使排入大氣的煙氣含塵量低于5mg/m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降低工業排煙的灰塵含量,減少空氣污染,使工業脫硫除塵排煙裝置達到更有效除塵。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在工業脫硫除塵排煙裝置上加裝了靜電除塵裝置,通過靜電吸附的方式達到更有效果的灰塵過濾。工業脫硫除塵排煙裝置由脫硫吸收塔筒身、攪拌器、循環泵、噴淋裝置、除霧器裝置、靜電除塵器、煙道和煙囪組成。脫硫吸收塔筒身一般呈高圓柱筒狀,底部是積塵池側壁上安裝了攪拌器和循環泵,積塵池往上的部位開設有一個進煙口,進煙口位置往上依次均勻排列安裝有一組噴淋裝置,噴淋裝置往上為一組除霧器裝置,除霧器裝置往上在筒身截面上安裝一個靜電除塵裝置,頂部設置排煙口,排煙口連接煙道接通煙囪。
所述的靜電除塵器呈矩形構造,內部由夾層板分割為上倉室和下倉室;夾層板中間開設收塵極板安裝孔,四個角上分別開設干燥筒安裝孔;收塵極板安裝孔上固定安裝收塵極板,干燥筒安裝孔上固定安裝干燥筒;下倉室中固定安裝放電極板;上倉室中安裝吹灰裝置,上倉室中收塵極板安裝孔的兩側固定安裝有滑動導軌,滑動導軌上滑動安裝吹灰嘴;下倉室通過干燥筒連接熱煙干燥循環裝置。
所述的靜電除塵器為呈矩形結構的腔室,長度不小于5m,寬度不小于3m,高度不小于1m,上下過渡段的形狀與直徑與脫硫吸收塔筒身一致。
所述的收塵極板由具有導電功能的泡沫金屬板或蜂窩陶瓷板或泡沫塑料制成,呈圓柱型構造或矩形板構造;圓柱型構造的收塵極板直徑不小于2m,厚度不小于8mm;矩形板構造的收塵極板長度不小于2m,寬度不小于2m,厚度不小于8mm;圓柱型構造的收塵極板直徑不小于脫硫吸收塔筒身的直徑;矩形構造的收塵極板邊長不小于脫硫吸收塔筒身的直徑。
所述的放電極板是由10組帶有芒刺的金屬條沿收塵室長度方向或寬度排列構成,芒刺間距在100mm-500mm之間,兩端用金屬條焊接構成放電極框架。
所述的吹灰裝置由一組排成一排的吹灰嘴和滑動導軌組成,吹掃斷面與收塵極板的寬度或直徑一致;滑動導軌的行程不小于收塵極板的長度或直徑;吹灰嘴與氣壓泵連接,出口壓升在1.0MPa-8.0MPa之間。
所述的放電極板與收塵極板,優選的間距為200mm-500mm之間。
所述的熱煙干燥循環裝置由干燥筒、加熱器、單向壓力風管組成;單向壓力風管的管道中安裝有加熱器,一端與脫硫吸收塔筒身接通,一端接通干燥筒;干燥筒固定絕緣安裝在夾層板上,與下倉室接通;單向壓力風管出口壓升在2000Pa-5000Pa之間,加熱器出口溫度在180攝氏度以上。整體設備因噴淋除塵使煙氣帶有濕度,此裝置降低或避免了煙氣因濕度大造成易結霜的問題,對設備起到了保護作用。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優化了原設備,提高了脫硫后的除塵率,減少了大氣污排放量,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1為本發明的工業脫硫除塵排煙裝置示意圖。
附圖2為本發明的靜電除塵器內部構造示意圖。
附圖3為本發明的靜電除塵器內部橫截面構造示意圖(上倉室往下剖,采用圓形型收塵極)。
附圖4為本發明的靜電除塵器內部橫截面構造示意圖(下倉室往上剖,采用圓形型收塵極)。
附圖5為本發明的靜電除塵器內部橫截面構造示意圖(上倉室往下剖,采用矩形板收塵極)。
附圖6為本發明的靜電除塵器內部橫截面構造示意圖(下倉室往上剖,采用矩形板收塵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任利萍,未經任利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6671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