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旋流砂水分離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60686.7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686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錢春;王家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綠都環境工程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38 | 分類號: | C02F1/3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周全 |
| 地址: | 2252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流砂 水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旋流砂水分離器。
背景技術
旋流砂水分離器是污水處理廠中用于從污水中分離提取出砂粒的裝備,包括旋流沉砂池。現有技術中的旋流沉砂池中通常設置有一根用于提升旋流沉砂池底部的沉砂排砂管,該排砂管上端通過管道與砂水分離器的集水槽相連,下端延伸至旋流沉砂池底部。然而,在工作中,排砂管經常出現堵塞現象,需頻繁采用人工清堵,既增加了人工成本,又會影響砂水分離器的正常使用,降低了砂水的分離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答,避免排砂管堵塞的旋流砂水分離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包括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包括池體、驅動裝置、葉輪和排砂管,所述池體的上部側壁上沿切線方向設置有進水口、上部側壁的中間設有出水口,所述池體的底部為沉砂斗,所述排砂管的上部伸出所述池體、下部位于沉砂斗內;
還包括砂罩和錐形斗,所述錐形斗呈上小下大的斗狀,所述錐形斗設在所述排砂管的底部,所述錐形斗內設有撥桿;
所述砂罩設在所述排砂管上,所述錐形斗包覆在所述砂罩內。
還包括空氣管和沖洗氣管,所述空氣管連通所述排砂管的下部,所述沖洗氣管位于所述排砂管的下方。
本發明根據流體中的固體顆粒在池體內旋轉時的篩分原理制成,當水流在一定的壓力下從進水口以切向進入池體后,產生強烈的旋轉運動,由于砂和水密度不同,在離心力、向心力、浮力和流體曳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密度低的水上升,由出水口排出,密度大的砂粒聚集在沉砂斗內,通過排砂管排出。排砂管的下方設置砂罩和錐形斗,砂罩在工作中,能夠過濾砂粒,避免較大體積的砂粒堵塞排砂管;然后,通過錐形斗聚集至排砂管內排砂,同時,錐形斗內設置的撥桿,便于分散砂粒,提高了排砂的可靠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本發明中排砂管底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是排砂管,2是驅動裝置,3是葉輪,4是空氣管,5是沖洗氣管,6是錐形斗,7是撥桿,8是砂罩,9是池體,10是進水口,11是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如圖1-3所示,包括旋流沉砂池,所述旋流沉砂池包括池體9、驅動裝置2、葉輪3和排砂管1,所述池體9的上部側壁上沿切線方向設置有進水口10、上部側壁的中間設有出水口11,所述池體9的底部為沉砂斗,所述排砂管1的上部伸出所述池體9、下部位于沉砂斗內;工作中,驅動裝置2(即電機)驅動葉輪3動作,使得池體內發生攪拌動作;
如圖3所示,還包括砂罩8和錐形斗6,所述錐形斗6呈上小下大的斗狀,所述錐形斗6設在所述排砂管1的底部,所述錐形斗6內設有撥桿7;
所述砂罩8設在所述排砂管1上,所述錐形斗6包覆在所述砂罩8內。砂罩便于過濾砂粒,錐形斗便于聚集砂粒便于排放。
還包括空氣管4和沖洗氣管5,所述空氣管4連通所述排砂管1的下部,所述沖洗氣管5位于所述排砂管1的下方;設置空氣管和沖洗氣管使得通過曝氣,避免砂粒堆積、堵塞的現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綠都環境工程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揚州綠都環境工程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60686.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