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磨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57916.4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258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許云華;葉芳霞;梁淑華;燕映霖;鐘黎聲;趙娜娜;任冰;鄒軍濤;肖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2D13/02 | 分類號: | B22D13/02;B22D19/00;C21D9/38;C23C8/64;B02C15/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專利事務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 地址: | 710048***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磨輥,在其輥身表面具有耐磨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涂層為V2C致密陶瓷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層為準單晶相,所述準單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與單晶相之間,相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顯減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較有序的顯微組織。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層縱向剖面,其厚度為7-25μm,優選為9-25μm,更優選為15-25μm;優選地,其中V2C的體積分數大于80%,優選大于90%;優選地,V2C晶粒尺寸為20-50μm,優選為30-50μm。
4.一種磨輥,在其輥身表面具有梯度復合涂層,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度復合涂層為碳化物涂層,包括依次呈梯度分布的V2C致密陶瓷層、微米V8C7致密陶瓷層、V8C7與基體的融合層。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V2C致密陶瓷層為準單晶相,所述準單晶相是指,介于多晶相與單晶相之間,相較于多晶相,晶向一致性高、晶界明顯減少,并且原子排列比較有序的顯微組織。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沿V2C致密陶瓷層縱向剖面,其厚度為7-25μm,優選為9-25μm,更優選為15-25μm;優選地,其中V2C的體積分數大于80%,優選大于90%;優選地,V2C晶粒尺寸為20-50μm,優選為30-50μm。
7.如權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沿微米V8C7致密陶瓷層縱向剖面,其厚度為15-90μm,優選為40-90μm,更優選為70-90μm;優選地,V8C7的體積分數大于70%,優選大于75%;優選地,V8C7的晶粒尺寸為5-15μm,優選為6-15μm,更優選為8-15μm。
8.如權利要求4-7之一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沿V8C7與基體的融合層縱向剖面,其厚度為121μm-1090μm,優選300-1090μm;優選地,其中V8C7的體積分數為20%-85%,優選為50%-85%;優選地,V8C7的晶粒尺寸為5-20μm,優選為10-20μm。
9.如權利要求4-8之一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梯度復合涂層總厚度為143-1205μm,優選在400-1200μm。
10.如權利要求4-9之一所述的磨輥,其特征在于:組織根據熱處理不同為珠光體、馬氏體、鐵素體、貝氏體、奧氏體和索氏體中的一種或幾種;優選地,該梯度復合涂層被施加于灰口鑄鐵表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理工大學;,未經西安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7916.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