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建筑的鋼管混凝土柱體及其砌筑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56469.0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5330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22 |
| 發明(設計)人: | 史世英;史喜婷;史喜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世好建材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C3/34 | 分類號: | E04C3/34;E04G2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5128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建筑 鋼管 混凝土 柱體 及其 砌筑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房屋建筑結構,尤其涉及一種可顯著提高房屋抗震能力和施工效率的房屋建筑柱體結構及其砌筑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常規的多層、高層房屋的建造方法基本包括如下三種:第一是磚混結構,其建造方法為在墻磚砌到一層樓高時澆注圈梁、樓板面,然后再接著往上砌磚,直到又一層樓高,再澆注圈梁、樓板面,以此反復,直到建筑設計高度,該方法適于八層左右樓高的建筑,其施工相對廉價但抗震能力極差。第二是框架結構,其建造方法為在房屋基礎上先按設計要求鋪設第一層鋼筋并用模板澆注支撐房屋的構造立柱和圈梁、樓板面,而后重復持續向上砌筑直至設計高度為止,再按前法逐層在框架內填充墻體,該方法所建造的建筑墻體非但沒有分擔建筑的荷載反而框架結構顯得累贅,造價成本較高、抗震效果也不佳。第三是根據每層房屋墻寬、高預制好大墻板,甚至按單層高先圍成框,逐層在房屋基礎上吊裝,每層間鋼筋連接點集中在同一平面且連接,澆制混凝土后不能似一體澆制造的鋼筋混凝土結合良好,不利抗震、也不利于制造自保溫腔體,且笨重大件運輸、吊裝均需多耗能、多費錢。
綜合建筑的各方面性能要求,抗震強度是首要關注的一大性能要求,傳統多種建造方法所完工的建筑,其位于承重柱體部分的結構強度仍難以達到理想要求,否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且施工過程復雜。無法滿足現代化、規模化建筑的需求,也不利于建筑標準的制定。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建筑的鋼管混凝土柱體及其砌筑方法,解決抗震強度、砌筑便利、材料輕便、運輸和建造成本優化的綜合性建筑柱體問題。
本發明上述第一個目的,一種建筑的鋼管混凝土柱體,設于建筑的承重位置并與不同朝向的兩面以上自保溫墻面相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鋼管混凝土柱體為由變向模殼砌塊、鋼管和保溫板構成,其中所述變向模殼砌塊為具有自基體朝兩個以上方向延伸形成支臂的砌塊且設有軸向貫通的若干個插孔,所述插孔的幅面滿足Φ120mm-400mm鋼管插接,所述變向模殼砌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在插孔周緣處設有與鄰側砌塊對應結構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所述鋼管為周身遍開孔的中空管件,鋼管插接于插孔中并且鋼管內澆注設有混凝土溢滿插孔定型,所述變向模殼砌塊外側砌設保溫板。
進一步地,上述鋼管混凝土柱體中,其變向模殼砌塊于建筑外墻柱體L形拐角處設為具有互成直角的兩個支臂的L形砌塊,于建筑外墻柱體T形拐角處設為具有順次成直角的三個支臂的T形砌塊,于建筑內側柱體多墻面匯聚處設為具有對應墻面數量及夾角的支臂的多岔形砌塊,并且變向模殼砌塊的基體與支臂處分別設有插孔呈對應砌塊外形狀分布。
更進一步地,所述變向模殼砌塊為一體成型砌塊。
更進一步地,所述變向模殼砌塊為分體拼接的砌塊,部分砌筑且插接鋼管的狀態下拼接砌合成對應形狀的變向模殼砌塊。
進一步地,在建筑設計高度遠大于鋼管長度的情況下,所述鋼管為數段中空管件,各中空管件的直徑自上段朝向下段遞增,而且各中空管件的兩頭分別設有內外螺紋,鋼管上、下逐段嵌接并螺接鎖固。
進一步地,上述鋼管混凝土柱體中,其變向模殼砌塊基體與支臂的側向高度等高,在壘筑的變向模殼砌塊外側順次貼設保溫板和外飾綠化砌塊,其中外飾綠化砌塊鋼筋固連至變向模殼砌塊內部且具有栽種容腔。
進一步地,上述鋼管混凝土柱體中,其變向模殼砌塊于建筑外墻柱體處基體的側向高度大于支臂的側向高度,且兩個相鄰壘筑的變向模殼砌塊的同向外側支臂間砌設并鋼筋固連有外飾綠化砌塊,所述外飾綠化砌塊具有栽種容腔和適于鋼管上下貫穿的穿孔或凹槽,外飾綠化砌塊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于穿孔或凹槽處設有與鄰側砌塊對應結構相互榫插接合的凸筋和凹槽。
更進一步地,所述外飾綠化砌塊在穿孔或凹槽與栽種容腔之間設有插接保溫板的插槽。
進一步地,上述鋼管混凝土柱體中,其保溫板外側砌設有彩色飾石。
進一步地,上述鋼管混凝土柱體中,其變向模殼砌塊的支臂端側面設有用于與自保溫墻面相的砌磚榫插相配的槽形結構。
本發明上述第二個目的,一種建筑的鋼管混凝土柱體的砌筑方法,基于上述建筑的各構件施工,其中所述變向模殼砌塊包括L形砌塊、T形砌塊和多岔形砌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在地基完成基礎梁的鋪設,根據建筑的水平墻形結構定位鋼管混凝土柱體的位置及形狀、足量備料,并在基礎梁上垂向焊連若干作為立柱支撐的鋼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世好建材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蘇州市世好建材新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646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