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履帶式六自由度移動機器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655985.1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4308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fā)明(設(shè)計)人: | 羅均;馬捷;蒲華燕;吳斌;瞿棟;謝少榮;鄧景珊;顏春明;張娟;陳功;劉恒利;鄒旭東;華凌云;姚駿峰;陳春朝 | 申請(專利權(quán))人: | 上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5/065 | 分類號: | B62D55/065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專利事務(wù)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顧勇華 |
| 地址: | 200444***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quán)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guān)鍵詞: | 履帶式 自由度 移動 機器人 | ||
1.一種履帶式六自由度移動機器人,包括左右側(cè)兩個主運動模塊(2、3),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個擺臂運動模塊(4、5、6、7),機架(1)、控制箱(8)以及四個角度傳感器(9a、9b、9c、9d),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為機器人的軀體,用以承載、連接各個模塊以及承受外部負載;所述左右側(cè)兩個主運動模塊(2、3)以機架(1)為中心對稱分布,并能各自獨立驅(qū)動;所述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個擺臂運動模塊(4、5、6、7)有著相同的結(jié)構(gòu),對機架(1)呈前后左右對稱分布,并各自有獨立的驅(qū)動單元;所述控制箱(8)位于機架(1)的內(nèi)部,被機架(1)和自身的箱體所保護;所述四個角度傳感器(9a、9b、9c、9d)嵌于機架(1)的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四個方位。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履帶式六自由度移動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1)包括腹板(11),前頸板(12a),后頸板(12b),前頭(13a),后頭(13b),左肋板(14a),右肋板(14b),上脊板(15a),下脊板(15b),前脊板固定塊(16a),后脊板固定塊(16b),左支撐塊(17a),右支撐塊(17b),前上電機固定塊(18a),后上電機固定塊(18b),左前電機固定塊(18c),右前電機固定塊(18d),左后電機固定塊(18e),右后電機固定塊(18f),前正張緊柱(19a),后正張緊柱(19b),前正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0a),后正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0b),前正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1a),后正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1b),前主同步帶輪支座(112a),后主同步帶輪支座(112b),前反張緊柱(113a),后反張緊柱(113b),前反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4a),后反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4b),前反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5a),后反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5b);這些構(gòu)件構(gòu)成機架(1)的主框架、兩組主電機相關(guān)機架和四組擺臂電機相關(guān)機架;所述機架主框架中,所述腹板(11)作為整個機架的基座,前頭(13a)、后頭(13b)、左肋板(14a)、右肋板(14b)在腹板(11)上方與之定位并連接,前頸板(12a)、后頸板(12b)加固機架上方的連接,下脊板(15b)靠前脊板固定塊(16a)、后脊板固定塊(16b)與前后兩塊頸板(12a、12b)相連,上脊板(15a)通過左支撐塊(17a)、右支撐塊(17b)與下脊板(15b)相連,為外部擴展組件提供安裝位置;所述兩組主電機相關(guān)機架中,在前頸板(12a)下方連接著前上電機固定塊(18a),用來安裝主電機,其前后位置可調(diào);前頸板(12a)下方連接著前主同步帶輪支座(112a),其左右兩側(cè)安裝著軸承座,前頸板(12a)上有兩個調(diào)節(jié)螺釘可以調(diào)節(jié)前主同步帶輪支座(112a)的前后位置;后頸板(12b)、后上電機固定塊(18b)、后主同步帶輪支座(112b)與前主同步帶支座(112a)的連接方式相同,這兩組零件的位置關(guān)于機架的前后中心面呈中心對稱;所述四組擺臂電機相關(guān)機架中,在腹板(11)的左前方安裝著左前電機固定塊(18c),用來安裝擺臂電機,其前后位置可以調(diào)節(jié);在左肋板(14a)的左側(cè)面上安裝著前正張緊柱(19a)、前正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0a)、前正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1a)組成的擺臂同步帶張緊機構(gòu),其前后位置可調(diào);機架左后方的左后電機固定塊(18e)、后反張緊柱(113b)、后反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4b)、后反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5b)與前述機架(1)左前方的對應(yīng)件(18c、19a、110a、111a)的位置和安裝方式相對于機架(1)的前后中心面對稱;機架(1)右前方的右前電機固定塊(18d)、前反張緊柱(113a)、前反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4a)、前反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5a)與前述機架(1)左前方對應(yīng)件(18c、19a、110a、111a)的位置和安裝方式相對于機架(1)的左右中心面對稱;機架(1)右后方的右后電機固定塊(18f)、后正張緊柱(19b)、后正擺臂同步帶輪內(nèi)支架(110b)、后正擺臂同步帶輪外支架(111b)與前述機架(1)左后方對應(yīng)件(18d、113a、114a、115a)的位置和安裝方式相對于于機架(1)的前后中心面對稱;所述前頭(13a)和后頭(13b)上都開有充電槽,使機器人在不拔下電池的情況下的充電成為可能。
該專利技術(shù)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shù)是否侵權(quán)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quán)人授權(quán)。該專利全部權(quán)利屬于上海大學,未經(jīng)上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quán)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quán)和技術(shù)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5985.1/1.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