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及其供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53695.3 | 申請日: | 2014-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713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晟;資小林;黃建根;邱寶象;李霖;林光鐘;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萬向太陽能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10/20 | 分類號: | H02S10/20;H02J7/35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偉敏 |
| 地址: | 311215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離網型光伏 發電 系統 及其 供電 方法 | ||
1.一種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包括光伏組件(5)、儲能裝置(6),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設置在光伏側的單向直流變換單元(1)、設置在儲能裝置側的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設置在負載側的全橋逆變器(4),所述的直流變換單元(1)的輸出端形成公共直流母線(3),所述的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跨接在所述的公共直流母線(3)上,所述的全橋逆變器(4)的一側連接負載(8),另一側接入所述的公共直流母線(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光伏組件(5)一側還設置有Boost電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儲能裝置(6)側還設置有Buck-Boost電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用于監測所述的光伏組件(5)、儲能裝置(6)、負載(8)運行參數的上位機(7)。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機(7)還輸出控制信號至所述的單向直流變換單元(1)、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全橋逆變器(4)。
6.一種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離網型光伏發電系統的供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1)如果光伏組件(5)的能量輸出充足,單向直流交換單元(1)通過公共直流母線(3)、全橋逆變器(4)為負載(8)充電,并且,通過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為儲能裝置(6)充電;
(0002)如果所述的光伏組件(5)的能量輸出不充足,所述的單向直流交換單元(1)通過公共直流母線(3)、全橋逆變器(4)向負載(8)供電,同時,所述的儲能裝置(6)通過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公共直流母線(3)、全橋逆變器(4)向負載供電;
(0003)如果所述的光伏組件(5)無能量輸出,所述的儲能裝置(6)通過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公共直流母線(3)、全橋逆變器(4)向負載供電;
(0004)如果所述的光伏組件(5)的輸出功率大于所述的負載(8)功率、所述的儲能裝置(6)充電功率之和時,所述的單向直流交換單元(1)根據所述的負載(8)功率和儲能裝置(6)充電功率之和,控制所述的光伏組件(5)的輸出能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供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0001)一(0004)中,上位機(7)通過檢測所述的光伏組件(5)、儲能裝置(6)、負載(8)的運行參數,做出所述的光伏組件能量輸出充足、不充足、無能量輸出、或輸出功率大于所述的負載(8)功率及所述的儲能裝置(6)充電功率之和的判斷。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供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位機(7)根據所述的判斷結果,控制所述的單向直流變換單元(1)、雙向直流變換單元(2)、全橋逆變器(4)。
9.根據權利要求6或8所述的供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0001)、步驟(0002)中,所述的上位機(7)控制所述的單向直流交換單元(1)工作在MPPT狀態,以最大功率輸出能量。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供電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所述的上位機(7)判斷所述的光伏組件(5)和儲能裝置(6)均無法單獨或共同向所述的負載(8)提供電能時,則切換系統處于待機狀態,所述的光伏組件(5)重新獲得能量后,執行步驟(0001)~(00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萬向太陽能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未經浙江萬向太陽能有限公司;萬向集團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3695.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螺母松緊工具
- 下一篇:六氟化硫斷路器充氣接頭連接夾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