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河道淤泥治理石漠化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653670.3 | 申請日: | 2014-1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2921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何強;鐘志華;李莉;古勵;艾海男;梁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A01B79/02 | 分類號: | A01B79/02 |
| 代理公司: | 重慶大學專利中心 50201 | 代理人: | 唐開平 |
| 地址: | 400044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河道 淤泥 治理 石漠化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治理石漠化的方法。
背景技術
石漠化(Stony?Desertification)是指在熱帶、亞熱帶濕潤、半濕潤氣候條件和巖溶極其發育的自然背景下,受人為活動干擾,使地表植被遭受破壞,導致土壤嚴重流失,基巖大面積裸露或礫石堆積的土地退化現象,也是巖溶地區土地退化的極端形式。我國石漠化主要發生在以云貴高原為中心,北起秦嶺山脈南麓,南至廣西盆地,西至橫斷山脈,東抵羅霄山脈西側的巖溶地區。行政范圍涉及黔、滇、桂、湘、鄂、渝、川和粵8省(區、市)463個縣,國土面積107.1萬平方公里,巖溶面積45.2萬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底,巖溶地區石漠化土地總面積為1200.2萬公頃,占巖溶土地面積的26.5%,占區域國土面積的11.2%,涉及湖北、湖南、廣東、廣西、重慶、四川、貴州和云南8個省(區、市)455個縣5575個鄉。
目前,植樹造林是治理石漠化的最佳方式,也是最為常見的方式,通過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的措施,重建生態屏障,減少水土流失,從而延緩石漠化的形成,植物一般選擇耐旱、喜鈣的能在石漠化區域中生長的先鋒植物。但由于植物的種植難度較大,成功率往往較低。
底泥是江河、湖泊、水庫和海灣等水體底部長期積存的沉積物,是水體多相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環境污染物在廣泛空間和長久時間內的聚集處。底泥也是底棲生物的主要生活場所和食物來源。由于河流/湖泊面臨著外來的點源和面源的污染,污染物質易通過沉淀的方式沉積在水系底部,從而使得底泥中富含營養物,包括氮、磷等元素。在經過水體中的生物富集、食物鏈放大等過程,污泥的營養將變得更為多元化。目前,河道/湖泊底泥中的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廣泛關注的問題,比如目前三峽庫區由于水流減緩,大量泥沙和污物沉積在庫區底部,造成了較為嚴重的污染。因此對河道底泥的利用處理成為普遍關注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提供一種利用河道淤泥治理石漠化的方法,它既能解決石漠化治理中的植物種植問題,又能實現河道/湖泊底泥的利用處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河道淤泥治理石漠化的方法是:在河道淤泥中加入粉煤灰,混合均勻,在室溫環境放置5-10天,使其含水率達到45-70%,用模具制成球體,再將先鋒植物的秧苗根系埋入球體中,均勻施放在石漠化地域。
本發明利用河道淤泥,結合粉煤灰,選擇適應石漠化地區的先鋒植物,實現石漠化地區先鋒植物的快速種植,從而實現了石漠化的治理。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僅解決了大量河道淤泥的處理問題和淤泥海洋拋泥或陸地填埋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同時,還能解決因石漠化地區土壤貧瘠導致植物種植困難的問題,實現河道淤泥的資源化利用,既節約資源,又保護環境,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及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的構思是:利用河道/湖泊底泥的黏粒和有機質含量高,滲透系數低的特點,結合目前石漠化地區的植物種植存在的困難,將河道/湖泊底泥制成球粒狀營養土,并埋植能治理石漠化的先鋒植物。球粒狀營養土可在石漠化地區直接播撒,或采用穴施的方式播種,先鋒植物利用底泥所制成的營養土中的營養成分,得以穩定和生長,進而通過根系的擴張作用,實現在石漠化地區的固定化,從而實現石漠化地區先鋒植物的快速穩定生長,促進地區石漠化的植被改善。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本方法發明是:在河道淤泥中加入粉煤灰,混合均勻,在室溫環境放置5-10天,使其含水率達到45-70%,用模具制成直徑為2-3cm的球體,再將先鋒植物的秧苗根系埋入球體中,均勻施放在石漠化地域。
上述的粉煤灰為煤燃燒后的煙氣中收捕下來的細灰,粉煤灰占球體濕重的質量比為10%,通過粉煤灰與淤泥的混合,快速降低淤泥的含水率,提高淤泥的可塑性。
上述先鋒植物選種花椒、香椿、火棘、杜仲、構樹、忍冬等喜鈣、耐旱植物;先鋒植物幼苗單株高度不高于20?cm。
上述均勻施放為拋撒播種或穴施兩類種植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大學,未經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367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富硒水蜜桃的生產方法
- 下一篇:凝集處理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