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曲軸連桿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51628.8 | 申請日: | 2014-11-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816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4-0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懷平;譚明軍;王紅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翼虎動力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B75/32 | 分類號: | F02B75/32;F01M9/0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 地址: | 401329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曲軸 連桿機構 | ||
1.曲軸連桿機構,包括連桿和曲軸連接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連桿的下端通過曲軸連接蓋與曲軸連接,所述曲軸上安裝有平衡錘,在平衡錘的左右兩側分別對稱地設有一對凸輪軸,所述凸輪軸上安裝有齒輪;
所述連桿的上端連接有活塞桿,活塞桿的上部連接有火花塞,在活塞桿的兩側,對稱的設置有推桿管體,推桿管體中設置有推桿,推桿可以在推桿管體中來回活動;
所述連桿的上端具有凹槽,該凹槽的兩個側壁上分別具有同軸的第一銷孔,所述活塞桿的下端為圓柱體結構,活塞桿的下端具有第二銷孔;活塞桿的下端設置在所述凹槽內,且活塞桿的下端的外表面與凹槽的內表面有間隙;還包括連接銷,該連接銷依次穿過凹槽一個側壁上的第一銷孔,第二銷孔和凹槽另一個側壁上的第一銷孔,且連接銷與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間隙配合;
所述曲軸連接蓋包括曲軸連接上蓋和位于其下方的曲軸連接下蓋,所述曲軸連接上蓋和曲軸連接下蓋可拆卸連接;
所述曲軸連接上蓋與連桿的下端固定連接,所述連桿下端具有螺紋孔,曲軸連接上蓋上固連有連接凸臺,該連接凸臺的外周加工有螺紋,連接凸臺伸入連接桿下端的螺紋孔中,且連桿下端的螺紋孔上的螺紋與連接凸臺上的螺紋相配合;
所述曲軸連接上蓋開有半圓形的第一圓弧槽,曲軸連接下蓋上開有半圓形的第二圓弧槽,所述第一圓弧槽和第二圓弧槽合圍形成曲軸銷孔,該曲軸銷孔內設有曲軸銷;
所述第一圓弧槽中裝有上軸瓦,第二圓弧槽中裝有下軸瓦,所述上軸瓦和下軸瓦位于所述曲軸銷孔中,上軸瓦和下軸瓦相對接,并環抱在曲軸銷的中部;
所述曲軸連接下蓋底部的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甩油塊,曲軸連接下蓋和甩油塊為一體結構;
所述連桿上端凹槽的內壁,周向開有連桿儲油槽,在凹槽的兩個側壁上還分別設有油孔,所述油孔的一端與連桿儲油槽連通,另一端與第一銷孔連通;
在曲軸連接上蓋上的第一圓弧槽的內壁上開有上集油槽,該上集油槽為半圓環形,并環繞在上軸瓦的外表面,在上軸瓦上開有第一進油孔,且第一進油孔貫通上軸瓦的內外表面;所述曲軸連接上蓋開有儲油腔,該儲油腔靠近第一進油孔,儲油腔與上集油槽連通;在曲軸連接上蓋上還開有輔助潤滑孔,該輔助潤滑孔和儲油腔分居在第一進油孔的兩側,輔助潤滑孔的外端貫穿曲軸連接上蓋的外表面,輔助潤滑孔的內端與上集油槽連通;
在曲軸連接下蓋的第二圓弧槽的內壁上開有下集油槽,該下集油槽為半圓環形,并環繞在下軸瓦的外表面,在下軸瓦上開有第二進油孔,該第二進油孔貫通下軸瓦的內外表面;
所述下集油槽和上集油槽相對接,組成一個圓環形的集油槽;
所述連桿內開有通油孔,該通油孔的頂端與凹槽上的連桿儲油槽連通,底端與曲軸連接上蓋上儲油腔連通;
所述甩油塊的頂面開設進油槽,并在進油槽與下集油槽之間設有油道,將進油槽與下集油槽連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連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銷的兩端設置有卡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翼虎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重慶翼虎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51628.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平板電腦用支撐架
- 下一篇:單人路面病害GIS信息肩背式采集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