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降低車輛乘客骨盆綜合負荷的負荷分離路徑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49359.1 | 申請日: | 2014-1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648099B | 公開(公告)日: | 2019-02-22 |
| 發明(設計)人: | 沙基布·拉赫曼;尼蒂什·錢德拉康德·賈德哈夫;詹姆斯·約瑟夫·弗蘭科;馬吉·沃克 | 申請(專利權)人: | 福特全球技術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J5/04 | 分類號: | B60J5/04;B60R19/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連和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武碩 |
| 地址: | 美國密歇根州迪爾*** | 國省代碼: | 美國;US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降低 車輛 乘客 骨盆 綜合 負荷 分離 路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門,該車門通過形成在車門內側金屬板上的切割區域提供負荷分離路徑。在撞擊事件中車門內側金屬板的前或下部向車內推動而切割區域阻止車門內側金屬板的后或上部分的拖動。內側車門金屬板的切割區域優選為縱長形或另一種形狀。它可以是封閉式或開放式的槽。可以鄰近切割區域在內側車門金屬板上形成加強凸起。為了提供防止水或碎片的密封,在切割區域上設置粘合材料(比如防水膠帶)。可以提供車門防撞梁。門間隔塊可以設置在車門防撞梁和車門內側金屬板之間。可以在內側車門金屬板上提供門飾墊。
技術領域
本發明總體上涉及在側面碰撞事件中保護乘客的車輛系統。更為特別地,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降低車輛乘客骨盆綜合負荷的負荷分離路徑(decoupled load-path)。通過在車門內側金屬板上策略性地形成槽來分離負荷路徑。槽位于車門內側金屬板上以使得測試假人的骨盆插件位于槽的后/上部。
背景技術
車門通常是由連接在門框上的兩個或多個面板構成,包括用于覆蓋乘客艙元件的外部或外層金屬面板和提供結構支撐的車門內側金屬面板。裝飾面板通常固定在面向乘客艙的車門內側面板上并使得車輛乘客與內側車門部件(比如車窗、門玻璃升降機和門鎖)隔離。裝飾面板還能夠為乘客艙內部提供美學特征以及人體工程學特征,例如便于接近的門把手、鏡子和車窗控制等。
隨著政府要求變得越來越嚴格,已將車輛側面碰撞事件認定為研究和監管的首要任務之一。眾所周知車輛在運轉期間可能與障礙物相撞。車門結構頻繁遭受較大的侵入。
在車輛上執行常規測試以確定在側面撞擊事件中的耐撞性,尤其當涉及后排乘客假人的測試為側面撞擊新車評估項目或“LINCAP”測試。為了進行該測試,具有定義的質量(通常為3015磅(lbs))的移動可變形障礙物(MDB)以定義的速度(通常為38.5英里每小時)以定義的傾角(通常為27度)側面撞擊目標車輛。該測試模擬在十字路口發生的交通事故,其中被撞擊車輛響應于綠燈信號進入十字路口而撞擊車輛正試圖搶紅燈信號而側向進入十字路口。
在LINCAP測試中,前排駕駛員座椅上有50%的ES-2re假人并且后排乘客座椅上有小一點的5%的SID-2s測試假人。在LINCAP測試中基于前排駕駛員ES2-re測試假人(50%權重)的損傷測量和后排乘客SID-2s測試假人(50%權重)的損傷測量將車輛評級為5星。后排乘客5星評級取決于頭部損傷(HIC36)和骨盆損傷(“骨盆綜合負荷”)。后排乘客的骨盆綜合負荷在車輛LINCAP測試的總體5星評級中至關重要。
后排假人的骨盆綜合負荷是移動的變形障礙物(MDB)的保險杠撞擊車門外側金屬板引起的,該外側金屬板與車門內側金屬板和門飾(door trim)疊在一起。在無任何應對措施的情況下,測試假人的骨盆綜合負荷能夠高達4000至6000N。在LINCAP測試中3200N的骨盆綜合負荷使得后排假人測試得到高置信度的5星評級。
在LINCAP測試中,移動可變形障礙物的保險杠通常是750磅/平方英寸(psi)的蜂窩塊(honeycomb block)。當保險杠撞擊后車門外側金屬板時,車門外側和車門內側之間的間隙將部分閉合。車門防撞梁、振動拉桿(flutter brace)、車窗電機和其他通常安裝在車門結構內的組件的存在阻止了間隙完全閉合。在障礙物撞擊之后向車內移動的車門內側金屬板壓碎地圖袋的壁。車門內側金屬板和門飾底襯之間的間隙隨著地圖袋的壁壓碎而閉合。然后疊加在一起的MDB保險杠、車門結構和門飾向后排測試假人的骨盆和股骨區域施加負荷。取決于移動的可變形障礙物的侵入水平和殘余能量,骨盆負荷高達到4000至6000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福特全球技術公司,未經福特全球技術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4935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