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結構簡單潤滑效果好的曲軸連桿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34280.1 | 申請日: | 2014-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552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25 |
| 發明(設計)人: | 楊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市合川區鄧健萍摩托車配件加工廠 |
| 主分類號: | F16H21/18 | 分類號: | F16H21/18 |
| 代理公司: | 重慶博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梁展湖 |
| 地址: | 401532***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結構 簡單 潤滑 效果 曲軸 連桿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發動機零配件,具體指結構簡單潤滑效果好的曲軸連桿機構。
背景技術
曲軸連桿機構是曲軸箱結構中的重要配置部件,在現有的曲軸箱的曲軸連桿機構中,普遍采用的是平衡錘連接齒輪的結構,這種結構的曲軸箱在曲軸箱高速運轉過程中易產生較大的摩擦阻力,造成曲軸連桿運轉不暢,曲軸連桿頻繁承受沖擊載荷大,使曲軸連桿磨損嚴重,造成曲軸連桿過度溫升,出現連桿斷桿以致燒軸等現象。另外,曲軸工作過程中,連接連桿和活塞桿的活塞桿銷的潤滑對于發動機整體的性能具有重要影響,但現有的結構中,活塞桿銷的潤滑條件總是較差,難以滿足需要。另外,由于結構復雜、壓縮空氣需求量較大、連桿與活塞桿一體,而容易引起結構強度不足發生的斷裂等問題。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活塞桿與連桿分體且潤滑效果好的曲軸連桿機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結構簡單潤滑效果好的曲軸連桿機構,包括連桿和曲軸連接蓋,所述連桿的上端具有凹槽,該凹槽的兩個側壁上分別具有同軸的第一銷孔,所述活塞桿的下端為圓柱體結構,活塞桿的下端具有第二銷孔;活塞桿的下端設置在所述凹槽內,且活塞桿的下端的外表面與凹槽的內表面有間隙;還包括連接銷,該連接銷依次穿過凹槽一個側壁上的第一銷孔,第二銷孔和凹槽另一個側壁上的第一銷孔,且連接銷與第一銷孔和第二銷孔間隙配合;
所述曲軸連接蓋包括曲軸連接上蓋和位于其下方的曲軸連接下蓋,所述曲軸連接上蓋和曲軸連接下蓋可拆卸連接;
所述曲軸連接上蓋開有半圓形的第一圓弧槽,曲軸連接下蓋上開有半圓形的第二圓弧槽,所述第一圓弧槽和第二圓弧槽合圍形成曲軸銷孔,該曲軸銷孔內設有曲軸銷;
所述第一圓弧槽中裝有上軸瓦,第二圓弧槽中裝有下軸瓦,所述上軸瓦和下軸瓦位于所述曲軸銷孔中,上軸瓦和下軸瓦相對接,并環抱在曲軸銷的中部;
所述曲軸連接下蓋底部的一端斜向下延伸,形成甩油塊,曲軸連接下蓋和甩油塊為一體結構;所述連桿上端凹槽的內壁,周向開有連桿儲油槽,在凹槽的兩個側壁上還分別設有油孔,所述油孔的一端與連桿儲油槽連通,另一端與第一銷孔連通;
在曲軸連接上蓋上的第一圓弧槽的內壁上開有上集油槽,該上集油槽為半圓環形,并環繞在上軸瓦的外表面,在上軸瓦上開有第一進油孔,且第一進油孔貫通上軸瓦的內外表面;在曲軸連接下蓋的第二圓弧槽的內壁上開有下集油槽,該下集油槽為半圓環形,并環繞在下軸瓦的外表面,在下軸瓦上開有第二進油孔,該第二進油孔貫通下軸瓦的內外表面;所述下集油槽和上集油槽相對接,組成一個圓環形的集油槽;
所述甩油塊的頂面開設進油槽,并在進油槽與下集油槽之間設有油道,將進油槽與下集油槽連通。作為優化,所述連接銷的兩端設置有卡環。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1、將現有技術中活塞桿與連桿一體分為活塞桿和連桿兩個部件,且由軸銷連接在一起,連桿相對活塞桿可以進行轉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由于結構復雜、壓縮空氣需求量較大、連桿與活塞桿一體而造成的結構強度不足所引起的易斷裂等問題;連桿儲油槽和油孔的設置,當發動機處于旋轉工作狀態時,甩油塊接觸到曲軸箱內的機油并使其飛濺,飛濺的機油儲存在儲油槽,在離心力的作用下進入油孔,潤滑連接銷與第一銷孔。
2、本發明在不改變汽油發動機性能和潤滑方式的情況下,把單向的潤滑進油改為雙向潤滑進油,具有結構簡單、制作容易、生產成本低、潤滑效果良好、適用范圍廣等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曲軸連桿機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A處的放大圖
圖3為圖1曲軸連桿機構的側視結構示意圖。(部分省略)
附圖標記說明:?連桿10,凹槽11,連接銷12,曲軸連接上蓋31,上軸瓦31-1,上集油槽31-2,第一進油孔31-3,儲油腔31-4,輔助潤滑孔31-5,曲軸連接下蓋32,下軸瓦32-1,?下集油槽32-2,?第二進油孔32-3,曲軸銷孔33,甩油塊34,油槽34-1,?油道34-2,第一連桿螺栓35,第二連桿螺栓36,活塞桿4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市合川區鄧健萍摩托車配件加工廠,未經重慶市合川區鄧健萍摩托車配件加工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342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