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33040.X | 申請日: | 2014-11-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8116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韓冬;葉金明;董同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揚州市珊瑚瑪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揚州同瑚特種水產種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430072 ***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赤眼鱒 作為 鱖魚 季節 養殖 餌料 培育 方法 | ||
1.一種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7?天,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控制水源水質,進水用密網過濾,得到培育水質;
(2)培育條件
苗種培育的適宜水溫為20~30℃,魚苗池水深1.2~1.5m,魚種池水深1.5~2.0?m;
(3)夏花培育
在受精卵孵化出膜72?小時后,放苗下塘培育成夏花;
(4)魚種培育
在培育赤眼鱒魚種時采用了不同月份放苗法工藝:
1)5月放苗法:池塘在5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鱒夏花培育,在5月中旬放養規格為12000尾/公斤的赤眼鱒夏花,放養密度為200000尾/畝,在9月中旬拉網收獲,培育規格達60~80尾/公斤的赤眼鱒魚種,畝產達1000公斤;
2)6月放苗法:池塘在6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鱒夏花培育,在6月中旬放養規格為12000尾/公斤的赤眼鱒夏花,放養密度為200000尾/畝,在10月中旬拉網收獲,培育規格達60~80尾/公斤的赤眼鱒魚種,畝產達1000公斤;
3)7月放苗法:池塘在7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鱒夏花培育,在7月中旬放養規格為8000尾/公斤的赤眼鱒夏花,放養密度為200000尾/畝,在11月中旬拉網收獲,培育規格達60~80尾/公斤的赤眼鱒魚種,畝產達1000公斤;
4)8月放苗法:池塘在8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鱒夏花培育,在8月中旬放養規格為4000~5000尾/公斤的赤眼鱒夏花,放養密度為200000尾/畝,在12月中旬到來年春天拉網收獲,培育規格達60~80尾/公斤的赤眼鱒魚種,畝產達850-900公斤;
5)9月放苗法:池塘在9月中旬前用作赤眼鱒夏花培育,在9月中旬放養規格為4000~5000尾/公斤的赤眼鱒夏花,放養密度為200000尾/畝,在來年春天到8月拉網收獲,培育規格達80尾/公斤的赤眼鱒魚種,畝產達750~800公斤。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魚苗池和魚種池的給排水系統獨立,且均裝有防逃和防敵害過濾設施,均配備增氧機。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赤眼鱒夏花培育的飼料為草魚或團頭魴配合飼料,其投喂方法如下:在赤眼鱒全長5cm之前投喂粉狀飼料,投喂量為體重的8~10%,日投喂5~8次;全長5cm~8cm時投喂破碎料,投喂量為體重的5~8%,日投喂3~5次;全長8cm以后投喂顆粒飼料,投喂量為體重的3~5%,日投喂2~3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飼料顆粒大小為赤眼鱒最大口裂的1/3。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鱖魚餌料魚的配比,以赤眼鱒和鱖魚養殖產量以及餌料系數計,鱖魚和赤眼鱒養殖池塘面積的配比為1:3~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赤眼鱒作為鱖魚反季節養殖餌料魚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鱖魚餌料魚培育方法適合中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揚州市珊瑚瑪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揚州同瑚特種水產種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揚州市珊瑚瑪特種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揚州同瑚特種水產種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33040.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蠶的養殖方法
- 下一篇:一種皖南地區蘆筍的種植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