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鋼丸提升帶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632324.7 | 申請日: | 2014-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412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周琦琪;徐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恒富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C9/00 | 分類號: | B24C9/00 |
| 代理公司: | 無錫市大為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徐永雷 |
| 地址: | 214142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提升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拋丸機上使用的提升輸送鋼丸的裝置,具體地說是一種鋼丸提升帶。
背景技術
在裝備制造業,一些大型筒體結構如:風力發電機塔架、運輸罐車及石化行業大型儲油罐等均需要進行表面處理,一般通過噴丸沖擊工件表面將銹蝕等附著物除掉并形成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再進行表面涂覆。隨著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噴丸處理技術已經從耗能高,噪音大、環境污染嚴重的采用噴槍、噴丸房并手動操作的階段進入到自動化處理階段。并且朝向結構簡化、鋼丸流程縮短,結構小型緊湊的方向發展。
鋼丸在使用之后需要回收再利用,現有技術中,回收鋼丸有的是依靠人工回收,其效率低下。也有采用斗提,由于鋼丸使用過后表面會粘附有雜質,流動性變差容易造成堆積,而現有的斗提結構沒有經過特殊設計,在出現鋼丸粘連堆積時,提升效果不好,影響鋼丸回收效率,嚴重時甚至導致生產中斷,而在某些連續性處理場合,生產中斷會導致被拋丸處理的設備性能不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鋼丸提升帶,其結構簡單,結構設計合理,在鋼丸出現粘連堆積時也能高效回收鋼丸,保證生產的連續性。
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鋼丸提升帶,其特征在于:包括傳送皮帶和畚斗,所述畚斗固定連接在傳送皮帶上,畚斗的斗口平面與傳送皮帶的運行平面之間形成夾角α,所述畚斗的兩個斜壁面之間形成夾角β,畚斗的底部設為圓弧形。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角α為55~65°,所述夾角β為55~60°。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夾角α為58°,所述夾角β為57°。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畚斗通過海殼螺絲固定連接在傳送皮帶上。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傳動皮帶為包邊式平帶。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本發明結構簡單,結構設計合理,在鋼丸出現粘連堆積時也能高效回收鋼丸,保證生產的連續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所示:實施例中的鋼丸提升帶主要由傳送皮帶1和畚斗2組成,所述畚斗2固定連接在傳送皮帶1上,畚斗2的斗口平面與傳送皮帶1的運行平面之間形成58°的夾角α,所述畚斗2的兩個斜壁面之間形成57°夾角β,畚斗2的底部設為圓弧形。
具體應用時,傳送皮帶1通過電機帶動運轉,傳送皮帶1運行時經過需要回收的鋼丸堆,安裝在傳送皮帶1上的畚斗2插入鋼丸堆取鋼丸。這樣的畚斗2結構設計,可以使畚斗2的斗口邊沿順利插入有粘連堆積的鋼丸堆,在取鋼丸效率和盛裝鋼丸量之間取得最佳的平衡;畚斗2的底部設為圓弧形,又可以防止鋼丸粘堆在畚斗2內。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中,所述畚斗2通過海殼螺絲3固定連接在傳送皮帶1上。所述傳動皮帶為包邊式平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恒富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無錫恒富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3232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聯接鉤扣結構的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一種三維可調電磨固定裝夾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