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杏鮑菇菌糠發酵生產單胃動物飼料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31645.5 | 申請日: | 2014-11-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364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春維;祝愛俠;劉梓陽;李奧;程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輕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K1/18 | 分類號: | A23K1/18;A23K1/1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涂潔 |
| 地址: | 430023 湖北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杏鮑菇菌糠 發酵 生產 動物 飼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動物飼料的生產方法,具體的說是一種杏鮑菇菌糠發酵生產單胃動物飼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食用菌行業的飛速發展,食用菌生產后產生的菌糠也越來越多。而由于對菌糠的認識不足,大量菌糠未能合理開發利用而廢棄荒野,這既造成大量的資源的浪費,又污染了環境。
杏鮑菇菌糠不僅含有豐富氨基酸、菌類多糖及Fe、Cu、Zn、Mg等微量元素,以及一些微生物代謝產物,如微量酚性物、少量的生物堿、黃酮及其甙類,而且還含有肌酸、多肽、皂甙植物甾醇及置萜皂甙等化學營養物質,具有松軟、氣味芳香和安全無毒的優點,可以作為飼料來源的新途徑。目前較為成熟的能提高菌糠利用價值的方法有物理處理法(eg:超聲波法,微波法等機械性破壞結構法)、化學處理法(eg:酸化、氨化和堿化)或生物處理法。其中,生物處理方法多采用微生物發酵的方法。微生物發酵法具有無污染、作用溫和等特點,并且微生物產生的代謝產物不僅能夠提高飼料中淀粉、蛋白質和纖維素等營養成分的消化利用率,改善飼料適口性,而且能夠降解菌糠中的抗營養因子和有害成分。如公開號102273544A公開了一種基于杏鮑菇菌糠的生物飼料及其制備方法,以杏鮑菇菌糠為原料,與乳酸菌懸液、酵母菌懸液或芽孢桿菌懸液按比例攪拌后,經恒溫發酵和低溫干燥處理得到生物飼料。該生物飼料營養豐富,易于吸收,助于生長,還可提高牲畜的免疫力、牛羊奶產量和質量。上述生物飼料主要針對多瘤胃的牲畜如牛、羊等。而作為單胃動物(如雞、豬等)飼料時存在消化不良、營養吸收提高不明顯、動物不喜食的問題。目前為止尚無杏鮑菇菌糠的生物飼料用于單胃動物飼料的報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工藝簡單、營養豐富、特別適用于單胃動物,易于消化吸收、促進生長發育的杏鮑菇菌糠發酵生產單胃動物飼料的方法。
技術方案為:將收獲杏鮑菇后的杏鮑菇菌糠干燥粉碎;向杏鮑菇菌糠中加入復合菌菌懸液進行固態發酵得到發酵飼料,然后將所述發酵飼料干燥粉碎過篩后得到單胃動物飼料,其中所述復合菌由黑曲霉、枯草芽孢桿菌和嗜酸乳桿菌組成。
在100重量份的杏鮑菇菌糠中加入3-6重量份的黑曲霉菌懸液、3-6重量份的枯草芽孢桿菌菌懸液和3-6重量份的嗜酸乳桿菌菌懸液。
將所述收獲杏鮑菇后的杏鮑菇菌糠干燥至水分含量為質量百分比10%-20%后再粉碎至40目。
所述固態發酵溫度為35-40℃,發酵時間為2-3天。
所述發酵飼料干燥溫度為30-50℃,過40目篩。
所述黑曲霉菌懸液、枯草芽孢桿菌菌懸液和嗜酸乳桿菌菌懸液的菌懸液濃度均為108個/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輕工大學,未經武漢輕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3164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