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28488.2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4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念生;盧響;姜超;龔志文;許偉;蔡聯合;陳曉輝;周釗;尹成龍;朱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00 | 分類號: | G01N3/00;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匯樸律師事務所 34116 | 代理人: | 汪蕙 |
| 地址: | 230036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材料力學 聯動 試驗臺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主要應用在材料力學的技術研究領域。
背景技術
材料力學實驗是工科類專業大學生的必修實驗課程,隨著教學改革,傳統的單一的簡單實驗已經逐步被綜合性實驗、研究性實驗所取代。本發明本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是根據力的可傳遞原理進行設計,可以將原先分為幾個單元的實驗項目,在一次實驗完成,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對材料力學理論與實驗有機的串聯,促進大學生對材料力學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動手動腦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設計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是十分必要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包括:
機架;
底部固定在機架并且豎直設置的受偏心壓縮立柱;
一端固定在受偏心壓縮立柱并且橫向設置的懸臂等強度梁,上述懸臂等強度梁等寬度,上述懸臂等強度梁的頂邊以及底邊,其中一邊為直邊,另一邊呈拋物線;
固定在機架的蝸輪增力機構,旋轉其手柄升降其豎直設置的絲桿,并且上述絲桿穿過上述機架,上述絲桿頂端固定力傳感器,底端固定壓件;
豎直設置的拉伸桿件,其底端與上述力傳感器的頂部鉸接,頂端與上述懸臂等強度梁伸展出的一端鉸接,上述底端、上述頂端的鉸接均使得上述拉伸桿件在位于于上述懸臂等強度梁所在平面轉動;
矩形純彎曲試驗梁,其頂面中心處由上述壓件施力壓制;
多個電阻應變片,粘貼設置在上述受偏心壓縮立柱、上述懸臂等強度梁、上述矩形純彎曲試驗梁的待測點位置。
進一步地,上述懸臂等強度梁的頂面為矩形平面,側面為平面,底面為曲面,上述懸臂等強度梁的頂邊平行設置,其底邊呈拋物線。
進一步地,上述懸臂等強度梁的高度由固定在上述受偏心壓縮立柱的一端向鉸接在拉伸桿件的一端逐漸減小。
進一步地,設置第一凹形夾具、第二凹形夾具,上述懸臂等強度梁伸展出的一端插入上述第一凹形夾具的上部并與之鉸接,上述拉伸桿件的頂端插入上述第一凹形夾具的下部并與之鉸接,上述力傳感器的頂部固定在上述第二凹形夾具的底部,上述拉伸桿件的底端插入上述第二凹形夾具的上部并與之鉸接。
進一步地,上述壓件的兩端均設置有向下突出并將壓力一分為二的壓塊,上述兩個壓塊壓在上述矩形純彎曲試驗梁的頂面,并且兩個壓塊在上述矩形純彎曲試驗梁的頂面的壓點關于上述矩形純彎曲試驗梁的頂面對稱。
進一步地,上述機架設置有兩層平行層即機架上層、機架下層,上述蝸輪增力機構固定在上述機架上層表面,上述機架下層表面固定有兩個鉸接座,上述矩形純彎曲試驗梁底面的兩端分別鉸接在兩個鉸接座。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與傳統的材料力學實驗相比,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可以將原先分為幾個單元的實驗項目,在一次實驗完成,且實現同步測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時也對材料力學理論與實驗有機的串聯,促進大學生對材料力學理論知識的鞏固,和提高動手動腦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正視圖;
圖3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左視圖;
圖4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俯視圖;
圖5為等截面懸臂梁豎直放置的示意圖;
圖6為等截面懸臂梁水平放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正視圖,圖3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左視圖,圖4為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的俯視圖,參照圖1-圖4,本發明,材料力學聯動試驗臺,包括:
機架1,機架1設置有兩層平行層即機架上層11、機架下層12。
底部固定在機架1并且豎直設置的受偏心壓縮立柱2。
一端固定在受偏心壓縮立柱2并且橫向設置的懸臂等強度梁3,懸臂等強度梁3等寬度,懸臂等強度梁3的頂邊平行設置,其底邊呈拋物線;懸臂等強度梁3的高度由固定在受偏心壓縮立柱2的一端向鉸接在拉伸桿件4的一端逐漸減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農業大學,未經安徽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28488.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