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氣囊式混凝土工程變形縫止水型腔模的制造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27784.0 | 申請日: | 2014-11-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40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朝利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朝利 |
| 主分類號: | E02B3/16 | 分類號: | E02B3/16;E02D29/16;E02D31/02;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氣囊 混凝土 工程 變形縫 止水 型腔模 制造 施工 方法 | ||
1.一種氣囊式混凝土工程變形縫止水型腔模的制造方法,所述的型腔模包括骨架和氣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骨架制作:骨架為矩形鋼板,厚度2-4mm,長度大于變形縫高度20-40cm,在中部折出/焊接凹槽,凹槽深度為15-30cm,凹槽寬度5-10cm,骨架含凹槽寬度30-50cm,在骨架的兩側縱向間隔一定距離設置固定孔,在骨架的上端凹槽上設置吊孔,在骨架的下端設置底座,所述的底座的半徑等于所述凹槽的深度,骨架的兩側邊設置45°倒角;
2)氣囊制作:氣囊為橡膠澆鑄,氣囊為半圓或大半橢圓柱形,其平面的中部縱向設有氣囊凹槽,氣囊凹槽的尺寸與骨架凹槽匹配,其凹槽壁和兩側壁的厚度大于前壁圓弧的厚度;所述的氣囊其上端設有氣門嘴,下端設有密封的底,氣囊的縱向平面的兩側設有數個固定點,各固定點的位置、尺寸同對應的骨架的固定孔并匹配;氣囊含上、下端頭的氣囊壁內部夾有增強纖維絲,其圓弧外表面設有凸起;
3)型腔模的組裝:將氣囊凹槽對準骨架凹槽,氣囊底部設置在骨架底座上,位于氣囊后面平面的固定點卡進設置在骨架對應的固定孔中組裝成一體即制作完成型腔模。
2.上述氣囊式混凝土工程變形縫止水型腔模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工藝和步驟:
1)一期混凝土澆筑:將止水紫銅片有折角的一邊預設在混凝土變形縫的斷面處,紫銅片縱向設置于混凝土斷面寬度的中間,其寬度預埋一半,凸出一半,固定模板和止水紫銅片后澆筑一期混凝土;
2)型腔模的設置:一期混凝土凝固數天,在混凝土斷面處設置型腔模,型腔模的骨架凹槽卡在一期混凝土斷面凸出的止水紫銅片上,在骨架兩側的混凝土斷面上設置瀝青油毛氈;
3)氣囊加壓:在設置好的型腔模的氣囊內從設置在氣囊上部的氣門嘴加入壓縮空氣,氣囊形成一定氣壓;
4)二期混凝土澆筑:設置好氣囊氣壓和模板后,二期混凝土根據斷面高度分層澆筑,每次每層50cm左右,等下層初凝具有一定硬度后再澆筑上一層,直至達到需要的高度;
5)型腔形成:在二期混凝土初凝后,放出氣囊內氣壓,在骨架的吊孔中設置吊鉤,吊出型腔模,在二期混凝土斷面處形成半圓形型腔;
6)灌注瀝青:在半圓形型腔內灌滿熔融瀝青,冷卻即可;
7)在設置多個變形縫時,重復上述步驟1-6,瀝青做一次灌注或數次灌注;吊出的型腔模及時清理、保養,儲存,以利重復利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朝利,未經張朝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2778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