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軟管密封包裝結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625234.5 | 申請日: | 2014-11-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04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蔡宇;劉磊;李德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三櫻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D35/08 | 分類號: | B65D35/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1812 上海市嘉***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軟管 密封 包裝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軟管技術領域,特別涉及軟管的外包裝,具體是指一種軟管密封包裝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情況下,軟管包裝為保證灌裝膏體后具有一定的保香性,同時在運輸過程和貨架上膏體不溢出,都要求軟管開口部分使用特殊的復合材料做密封,保護膏體在開封使用前的完整性,這種密封方式需要在軟管管肩整體注肩后新增一道上封口膜工序,增加了人工、機器,時間成本。
另外這種包裝方式的封口膜需要另外的復合材料復合而成,在使用時需要消費者用手撕掉,有時候易撕性不夠,增加了消費者撕開的難度,給消費者造成不便,也會影響銷量。
所以一種能夠降低成本、能大規模使用、且對消費者來說打開方便的軟管密封包裝結構是十分具有實用價值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缺點,提供了一種能夠降低成本、能大規模使用、且對消費者來說打開方便、能給消費者提供新的使用體驗的軟管密封包裝結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軟管密封包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體部、與所述的管體部連接的管肩部以及與所述的管肩部旋轉連接的帽蓋部,其中,
所述的管肩部包括軟管出口部分、用于密封所述的軟管出口部分的密封部分,所述的軟管出口部分和所述的密封部分為一次注塑成型,所述的軟管出口部分和所述的密封部分之間設有薄壁部分;
所述的帽蓋部的頂部設有與所述的密封部分相配合的卡口。
較佳地,所述的管肩部的底部側面設有第一螺紋部分。
更佳地,所述的帽蓋部的內側設有與所述的第一螺紋部分相配合的第二螺紋部分。
較佳地,所述的帽蓋部根據所述的密封部分與所述的第一螺紋部分的形狀和尺寸一次注塑成型。
較佳地,所述的卡口的形狀與尺寸和所述的密封部分的形狀與尺寸相同。
較佳地,所述的管肩部分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
采用了本發明的軟管密封包裝結構,直接在管肩部設計密封部分和薄壁部分,在管肩部注肩的時候一次注塑成型,帽蓋部頂部上有對應尺寸的卡口,在使用時,使用帽蓋部上卡口卡住管肩肩部密封部分,稍微用力就可以使其從薄壁部分斷開,斷開的密封部分會卡在卡口中不脫落,且在軟管注肩時,使用密度較高的材料,保證消費者在使用帽蓋擰斷時,管肩密封部分很容易從薄壁處斷開。使用方便,簡單,不用增加新的工序和其他成本,且其可以結合不同的注肩模具與各種不同形狀的軟管結合,將管肩開發成不同的形狀,其是一種新型的密封包裝使用方式,十分具有實用價值。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軟管密封包裝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軟管密封包裝結構的截面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中軟管密封包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帽蓋部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中帽蓋部的仰視圖。
圖中標號說明如下:
1??軟管出口部分
2??密封部分
3??薄壁部分
4??卡口
5??第一螺紋部分
6??第二螺紋部分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內容,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法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5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軟管密封包裝結構包括:包括管體部、與管體部連接的管肩部以及與所述的管肩部旋轉連接的帽蓋部,其中,
管肩部包括軟管出口部分1、用于密封軟管出口部分1的密封部分2,軟管出口部分1和密封部分2為一次注塑成型,軟管出口部分1和密封部分2之間設有薄壁部分3;
帽蓋部的頂部設有與密封部分2相配合的卡口4。管肩部的底部側面設有第一螺紋部分5。帽蓋部的內側設有與第一螺紋部分5相配合的第二螺紋部分6。帽蓋部根據密封部分2與第一螺紋部分5的形狀和尺寸一次注塑成型。卡口4的形狀與尺寸和密封部分2的形狀與尺寸相同。所述的管肩部分的材料為高密度聚乙烯。
其制造方式如下:
步驟(1):按照圖1所示的管肩部形狀及尺寸開發注肩模具;
步驟(2):使用注肩模具和注肩材料與已成型的軟管進行注肩;
步驟(3):按照圖4所示的帽蓋部形狀及尺寸開發帽蓋注塑模具;
步驟(4):使用帽蓋注塑模具注塑帽蓋;
使用時直接采用帽蓋和管肩配合把薄壁部分3擰斷,十分便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三櫻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三櫻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2523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