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18502.0 | 申請日: | 2014-11-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32942B | 公開(公告)日: | 2018-07-03 |
| 發明(設計)人: | 余存泰;肖義峰;章火明;李其利;彭昆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凱發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H3/00 | 分類號: | H02H3/00;H02H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市***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剩余電流檢測電路 剩余電流檢測 控制電路 剩余電流 脫扣控制電路 二極管 電源電路 濾波電路設計 剩余電流信號 半波整流 電磁兼容 電路設計 電源輸入 反向耐壓 開關元件 依次連接 有效匹配 電路 生產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還包括:依次連接的電源電路、剩余電流脫扣控制電路和剩余電流檢測電路。其電源電路采用半波整流的形式,不但使整個電路的開關元件反向耐壓值減少一半多,而且減少了三個二極管使PCB設計更簡單;剩余電流檢測電路采用保護二極管D5和π型濾波電路設計,確保剩余電流信號更加穩定可靠;剩余電流脫扣控制電路和剩余電流檢測電路的有效匹配確保30mA檔的剩余電流更加可靠穩定的實現批量生產;整個電路設計簡單、抗電磁兼容特性高,同時成本低非常適合批量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 涉及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在剩余電流保護電路中普遍采用剩余電流專用芯片(也稱集成電路)或分勵電路實現剩余電流保護。由于集成電路成本高、線路相對復雜,多用于要求較高的用電場所,常規還是以分勵電路為主。由于分勵電路很難可靠穩定的實現批量生產30mA檔的剩余電流,常用的處理方法是采用30mA檔的集成電路代替分勵電路;還有電源電路普遍采用全波整流的方式,導致開關元件要求有高的反向耐壓值。
因此,現有技術亟待有很大的進步。
實用新型內容
本發明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包括:電源輸入,依次連接的電源電路、剩余電流脫扣控制電路和剩余電流檢測電路;其中,所述電源電路包括壓敏電阻MYR,二極管D4,脫扣器L1,火線端L與二極管D4的正極相接,零線端N與脫扣器L1的一端連接,脫扣器 L1的另一端與壓敏電阻MYR的一端連接,壓敏電阻MYR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4的正極連接;所述剩余電流脫扣控制電路包括電阻R2、R4、 R5、R6、R7,可控硅D2、D3,電容C3,二極管D4的負極同時與電阻R6的一端、可控硅D3的正極連接,可控硅D3的負極同時與可控硅D2的正極、電阻R4的一端、電阻R6的另一端、電阻R7的一端連接,可控硅D3的控制極與電阻R4的另一端連接,電阻R5的一端,電阻R2的一端連接,電阻R5的另一端與電容C3的一端鏈接,電阻 R2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5的正極連接,電阻R7的另一端與脫扣器L1 的另一端連接,電容C3的另一端與脫扣器L1的另一端連接且接地,可控硅D3的負極與可控硅D2的正極連接,可控硅D2的負極接地;所述剩余電流檢測電路包括采樣電阻R1,穩壓二極管D1,π型濾波電路;所述π型濾波電路包括電阻R3、電容C1、C2,二極管D5,電阻R1的一端分別與穩壓二極管D1的正極、電容C1的一端、二極管 D5的正極連接,電阻R1的另一端分別與穩壓二極管D1的負極、電容C1的另一端、電阻R3的一端連接,電阻R3的另一端與電容C2 的一端、可控硅D2的控制極連接,二極管D5的負極與電容C2的另一端、可控硅D2的負極分別連接且接地。
在本發明所述的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中,所述壓敏電阻 MYR電阻值為10K821。
實施本發明 的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電源電路采用半波整流的形式,不但使整個電路的開關元件反向耐壓值減少一半多,而且減少了三個二極管使PCB設計更簡單;剩余電流檢測電路采用保護二極管D5和π型濾波電路設計,確保剩余電流信號更加穩定可靠;剩余電流脫扣控制電路和剩余電流檢測電路的有效匹配確保30mA檔的剩余電流更加可靠穩定的實現批量生產;整個電路設計簡單、抗電磁兼容特性高,同時成本底非常適合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 作進一步說明,附圖中:
圖1是本發明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的第一實施例的電路原理圖。
圖2是現有技術中剩余電流檢測及保護控制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凱發電氣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凱發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185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消防水帶清洗設備
- 下一篇:棱臺車用快速救生漂流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