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田回注水處理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410615024.8 | 申請日: | 2014-11-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536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趙清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安志優水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2F1/46 | 分類號: | C02F1/46;C02F1/467;C02F1/463;C02F1/4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歷下***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田 注水 處理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油田回注水處理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對回注水中的乳化油、COD、SS和細菌進行處理的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大多數油田均通過加注回注水的方式將地層內石油擠出,再通過油水分離來獲得原油。
對于油水分離,目前多采用簡單物理沉降分層,然后對上層水加藥處理,處理后的水回注入地下。
這種處理方法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一、隨著油田含油量的逐年降低,要取得等量原油,需抽取的油田水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是處理藥劑使用量的逐年增加,大幅度增加了藥劑費用,提高了原油開采的成本,并且效率低下;
二、大量藥劑殘留水中,并回注地下,對地下水形成了二次污染,長此以往,將對地下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修復性的破壞。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油田回注水處理方法中因大幅度增加藥劑,提高了原油開采成本及回注水中大量藥劑殘留,造成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油田回注水處理裝置,該裝置利用電解原理來進行水處理,從而實現不用藥劑破乳即可實現油水分離,同時又可降低COD,清除SS,同時又能殺菌、消毒,沒有二次污染,另本裝置效率高、成本低、見效快、操作簡便、運行費用低。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油田回注水處理裝置,包括電解液反應器,電解液反應器一側側壁上設置有液體進口,另一側側壁上設置有液體出口,電解液反應器內部液體出口與液體進口之間設置有石墨板材質的陽極及鈦金板材質的陰極,陰極與陽極呈平行排列。
作為優選,所述的液體進口及液體出口至少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的陽極及陰極中的其中一個為至少兩個,并且陽極或陰極的其中一個為奇數個,所述陰極及陽極呈交叉平行排列。
作為優選,還包括控制柜,所述陽極與陰極與控制柜內的電源正負極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設置多組陽極及陰極增加油水分離的次數,通過將陽極與陰極進行規則的排列,顯著的增加了油水分離的效果及效率;本新型利用兩種不同的電解板材組合(石墨和鈦金)使電化學反應速率發生數量級上的變化、利用兩種電解板材的不同的功能—石墨板有破乳、降低COD的功能;鈦金板有殺菌、消毒、絮凝的功能,一次性解決回注水中的乳化油、COD、SS、細菌等問題,油田回注水通過本裝置馬上變成達到國家回注水標準的清潔水,同時設備成本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沒二次污染。
附圖說明
為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圖1一種油田回注水處理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油田回注水處理裝置,包括電解液反應器,電解液反應器一側側壁上設置有液體進口1,另一側側壁上設置有液體出口2,電解液反應器內部液體出口與液體進口之間設置有石墨板材質的陽極3及鈦金板材質的陰極4,陰極4與陽極3呈平行排列。
作為優選,所述的液體進口1及液體出口2至少兩個。
作為優選,所述的陽極3及陰極4中的其中一個為至少兩個,并且陽3極或陰極4的其中一個為奇數個,所述陰極4及陽極3呈交叉平行排列。
作為優選,還包括控制柜(未圖示),所述陽極3與陰極4與控制柜內的電源正負極連接。
顯而易見,上述實施方式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可以得到除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之外的技術方案,因此任何在本發明基礎上的簡單改進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安志優水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安志優水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15024.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