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腔鏡手術器官穿刺固定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10404.2 | 申請日: | 2014-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45588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紀偉平;陳雪靜;畢建威;金鋼;柯重偉;韓國勝;朱秋蓓;宋彬;邵卓;丁丹;張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4 | 分類號: | A61B17/34;A61B17/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一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8 | 代理人: | 趙青 |
| 地址: | 200433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術 器官 穿刺 固定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腔鏡手術時對器官進行穿刺并承托的固定裝置,包括管體、牽引針、牽引線和承托部分,所述的管體內套設牽引針、牽引線和承托部分;所述承托部分包括一個具有圓弧狀表面的蓋體和至少一組扁平結構的支撐體,所述支撐體對稱布設在蓋體上,蓋體貫穿設有中心孔;所述牽引線的一端連接支撐體,牽引線的另一端從蓋體內經中心孔伸至蓋體的外側并連接牽引針。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夠在氣腹狀態下充分牽引器官,有效暴露需要手術部位的視野,以減小手術對人體造成創傷的腔鏡手術器官穿刺固定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用于腔鏡手術時對器官進行穿刺并承托的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腔鏡手術因整體創傷小、恢復快,目前已在臨床廣泛應用。
以腹腔鏡胃大部分切除術為例,人類的胃位于肝臟側后方,自賁門、胃體、幽門沿線,胃小彎一側約50%的胃組織被肝臟覆蓋遮擋。由于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同時接受肝動脈與門靜脈的雙重供血,因此其血液循環系統結構復雜,各個血管之間具有豐富的聯系與相互作用,供血豐富,因此在需要進行胃部手術時,一般會先在肝臟與胃之間留出一定空間,以確保手術過程中充分暴露手術視野、避免對肝臟造成不必要創傷的目的。傳統開腹進行胃手術時,需要助手在術前準備托起肝臟、以實現暴露所切除胃部分的托起工具,所述托起工具的制作步驟為:首先對紗布進行多次折疊,使其具有一定厚度,然后將帶有牽引線的牽引針經紗布中心位置由下而上貫穿而過,并對紗布底部的牽引線打結固定。手術時,將牽引針從肝臟前下緣選擇合適的位置向腹壁方向穿刺,牽引針穿透肝臟后繼續穿刺直至腹壁外。此方式雖然使用了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層紗布,但是托起工具對肝臟仍是點固定牽拉,托起程度越大,造成肝臟的損傷也就越大。
考慮到使用傳統點固定牽拉肝臟存在的缺陷后,將由對肝臟進行穿刺牽拉固定的方式改為由助手用專門的拉鉤對肝臟持續牽拉,將胃小彎充分暴露后來進行手術。但在腹腔鏡下做胃部手術時,牽拉肝臟的拉鉤無法進入腹腔,因此胃小彎側的暴露是通過將鉗子或可收縮的擋板從腹壁戳孔送入腹腔,由助手持續挑起肝臟,以達到暴露胃手術視野的目的。這種暴露方法存在以下明顯缺陷:1、使用鉗子或可收縮的擋板挑起肝臟時,由于挑起力度控制難度大且不穩定,容易損傷肝臟組織;2、助手必須持續占用一個戳孔來挑起肝臟,騰不出手來,不能有效地配合術者進行手術操作;3、受腹壁戳孔的尺寸限制,進入腹腔的鉗子或可收縮的擋板的大小、形狀均不理想,達不到滿意的暴露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1040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