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10302.0 | 申請日: | 2014-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899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李剛;吳啟東;曹華軍;張乃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金兆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N13/04 | 分類號: | F16N13/04;F16N7/38;F16N2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黃佳麗 |
| 地址: | 200062 上海市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微量 潤滑 系統 精密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潤滑泵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
背景技術
傳統機加工領域里金屬加工通常涉及切削、磨削、鉆孔、攻絲、冷擠壓、折彎等容易導致加工件急劇升溫的加工過程,這類加工需要工件之間的摩擦接觸,通常應當進行適時的潤滑處理。
目前,現有的金屬加工潤滑和冷卻多采用冷卻劑、乳化液或切削油等潤滑劑,這些種類的潤滑劑在金屬加工時被大量噴灑在加工部位,通常是采取不間斷沖淋的方式進行,這樣在其他不需要冷卻和潤滑的部位也進行了同樣的冷卻和潤滑,造成冷卻介質用量大,引起浪費,而且污染環境。近年對微量潤滑技術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減少了大量切削油液的排放對環境造成的危害。但是目前使用的微量潤滑裝置往往很難做到精密定量噴油,斷油現象經常出現,或者泵油量的難于控制,造成潤滑效果不理想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運行可靠,微量控制效果更好的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以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存在缺陷。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包括:泵體單元、油量調節單元、活塞單元、單向閥單元;泵體單元具有泵體,泵體具有內腔和進油孔,內腔和進油孔相通;油量調節單元包括:調節旋鈕設置在泵體的一側,通過調節旋鈕的前端螺紋與內腔的內螺紋連接;活塞單元包括:活塞桿、活塞彈簧;活塞單元與內腔形成的活塞缸;調節旋鈕控制活塞桿的行程;活塞桿處于調節旋鈕的前端;活塞彈簧套在活塞桿上;單向閥單元,設置在泵體的另一側,具有單向閥堵頭和單向閥彈簧,單向閥堵頭設置在活塞缸的一端;單向閥彈簧頂住單向閥堵頭;活塞桿尾部與內腔形成氣體腔,活塞桿前部與內腔形成液體腔;潤滑劑從進油孔進入液體腔內;由壓縮空氣驅動,當壓縮空氣進入氣體腔時,活塞桿尾部的壓力增大,當壓力大于活塞桿前端的活塞彈簧的彈力時,活塞桿向前移動,液體腔縮小,壓力增大,當壓力大于單向閥彈簧的彈力時,單向閥堵頭打開,潤滑劑泵出;液體腔體壓力釋放,當壓力小于單向閥彈簧時,單向閥彈簧復位,出油口密閉。
當氣體腔壓力釋放,活塞桿尾部壓力小于活塞彈簧的彈力,活塞桿復位;液體腔由于活塞桿復位,形成負壓,潤滑劑便從活塞桿的前端通道進處液體腔,以備下一次泵油;周而復始,連續不斷的循環下,完成精準的連續供油。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泵體單元還包括安裝在泵體上端的固定板,固定板用固定件固定于泵體上,固定板上有與泵體進油口相適配的孔。
固定件優選為內六角螺釘,內六角螺釘的螺紋與泵體上的螺紋適配。
固定板與泵體連接處優選使用密封圈進行密封。
泵體內腔在裝配前涂一層潤滑油,優選全氟聚醚油。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調節旋鈕的旋入旋出控制活塞桿上的活塞彈簧,從而精準控制供油量。
調節旋鈕和泵體連接處優選設置至少一道密封圈。
調節旋鈕上優選有刻度和數字標示。
調節旋鈕上優選有網紋和/或直紋設計。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活塞桿的中端和內腔設置一個固定圈。
活塞桿后端優選設置至少設置一道與泵體內腔相適配的密封圈。
固定圈上優選設置至少一道與之適配的密封圈。
活塞桿前端優選設置至少一道與泵體內腔相適配的密封圈。
活塞桿前端優選至少有一個供潤滑劑通過的通道;通道為至少一個通孔或豁口。
進一步,本發明提供一種微量潤滑系統精密潤滑泵,還可以具有這樣的特征:單向閥單元還包括:單向閥固定座、單向閥彈簧座;單向閥固定座與泵體的另一端螺紋連接;單向閥彈簧座設置在單向閥固定座的前端,單向閥彈簧套在單向閥彈簧座的前端;單向閥彈簧優選為錐形彈簧。
單向閥固定座與腔體的連接處優選設置至少一道密封圈。
單向閥彈簧座與腔體的連接處優選設置至少一道密封圈。
單向閥堵頭優選為橡膠堵頭。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金兆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未經上海金兆節能科技有限公司;重慶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1030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管網音頻采集器及實現方法
- 下一篇:一種光繼電器制造設備的支架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