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09287.8 | 申請日: | 2014-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2886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1 |
| 發明(設計)人: | 伍萱 | 申請(專利權)人: | 伍萱 |
| 主分類號: | A61K36/902 | 分類號: | A61K36/902;A61P19/08 |
| 代理公司: | 濟南智圓行方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企業) 37231 | 代理人: | 王希剛 |
| 地址: | 276000 山東省臨沂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氣滯 血瘀型 股骨頭 壞死 中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含有來源于植物、動物或礦物組份的醫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股骨頭壞死是骨科常見病之一。常見發病原因為創傷、飲酒、激素等。發病機理至今未明。該病是一種進行性破壞性疾病,若不采取積極有效治療,股骨頭壞死患者會發展到股骨頭塌陷而使關節功能損毀。
國內外對股骨頭壞死多采用手術療法,如人工股骨頭置換術,鉆孔減壓術,血管植入術,骨支架術等。由于人工股骨頭材料不當,加上人體自身排斥反應,致使很多患者術后出現人工股骨頭松動,需重復手術,患者痛苦較大,遠期療效不佳,同時手術指征嚴格等諸多因素以及費用昂貴,手術治療不易被患者接受。
中醫學認為股骨頭壞死屬中醫“骨痹”、“髖骨痹”、“骨蝕”等范疇。中醫基礎理論認為股骨頭壞死主要病機為筋脈痹阻瘀滯,病久則腎虛骨枯,氣為血帥,血為氣母,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不通則痛,骨之氣血,筋脈痹阻則骨失濡養,不容則痛。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的中藥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中藥對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有確切療效,毒副作用小。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治療氣滯血瘀型股骨頭壞死的中藥,其原料藥材包括:牛馬藤,三葉銅錢草,管南香,小銅錘,珍珠梅,鴨腳木皮,大接骨丹,山海棠,紅葉樹,黑三棱,石草鞋,紅厚殼,松節,西南文殊蘭,還亮草,捆仙絲和豆瓣七。
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如下:牛馬藤20~30份,三葉銅錢草10~20份,管南香5~15份,小銅錘5~15份,珍珠梅5~15份,鴨腳木皮15~25份,大接骨丹15~25份,山海棠10~20份,紅葉樹10~20份,黑三棱10~20份,石草鞋30~40份,紅厚殼20~30份,松節30~40份,西南文殊蘭5~15份,還亮草5~15份,捆仙絲15~25份和豆瓣七10~20份。
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可以優選為:牛馬藤20~25份,三葉銅錢草10~15份,管南香5~10份,小銅錘5~10份,珍珠梅5~10份,鴨腳木皮15~20份,大接骨丹15~20份,山海棠10~15份,紅葉樹10~15份,黑三棱10~15份,石草鞋30~35份,紅厚殼20~25份,松節30~35份,西南文殊蘭5~10份,還亮草5~10份,捆仙絲15~20份和豆瓣七10~15份。
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也可以優選為:牛馬藤22份,三葉銅錢草13份,管南香6份,小銅錘7份,珍珠梅9份,鴨腳木皮16份,大接骨丹18份,山海棠12份,紅葉樹14份,黑三棱11份,石草鞋34份,紅厚殼24份,松節32份,西南文殊蘭6份,還亮草7份,捆仙絲17份和豆瓣七14份。
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材的重量份數比也可以優選為:牛馬藤24份,三葉銅錢草11份,管南香7份,小銅錘8份,珍珠梅6份,鴨腳木皮18份,大接骨丹16份,山海棠14份,紅葉樹12份,黑三棱13份,石草鞋31份,紅厚殼21份,松節34份,西南文殊蘭7份,還亮草8份,捆仙絲18份和豆瓣七12份。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的劑型為膠囊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各原料藥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4倍的醇濃度為80~90%的乙醇,加熱回流2~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過濾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藥渣質量1~2倍的醇濃度為80~90%的乙醇,加熱回流1~2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
第二步:將第一步獲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機中粉碎1~2小時,粉碎過篩獲得100~200目的超微細粉;
第三步:在第二步獲得的超微細粉加入相對于其質量0.1~0.5倍的微晶纖維素、0.1~0.5倍的淀粉、0.005~0.05倍的硬脂酸鎂,進行混勻處理,即得到膠囊內容物,將所述膠囊劑內容物裝入膠囊殼體中,即得到膠囊劑成品。
本發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的劑型為散劑,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將所述中藥各原料藥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對于混合物質量2~4倍的醇濃度為75~85%的乙醇,加熱回流2~3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一提取液;過濾獲得的藥渣再加入相對于所述藥渣質量1~3倍的醇濃度為75~85%的乙醇,加熱回流1~2小時,提取,過濾獲得第二提取液;將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減壓濃縮除去乙醇溶劑,干燥,獲得干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伍萱,未經伍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928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