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08573.2 | 申請日: | 2014-11-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90387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16 |
| 發明(設計)人: | 錢學略;劉茂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伏波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5B25/00 | 分類號: | F25B25/00;F25B15/04;F25B15/06;F25B27/02;F25B4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華專利事務所 31219 | 代理人: | 蘆寧寧 |
| 地址: | 201107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工 雙循環 制冷系統 | ||
1.一種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溫度緩沖器,包括置于發動機(1)的尾氣管道內的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以及與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通過升降管相連的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1),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1)利用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吸收的尾氣余熱來加熱濃氨水溶液;
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統,包括與所述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2)相連的氣液分離器(3),氣液分離器(3)與提純氨蒸汽的精餾塔(4)合為一體組成整體件,且氣液分離器(3)位于精餾塔(4)的下方,所述整體件頂部的氨蒸汽出口與制冷機構相連,所述氣液分離器(3)分離出的稀氨溶液經溶液熱交換器(13)后,與從制冷機構出來的氨蒸汽混合后進入作為吸收器的冷卻器(14)內冷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經所述溶液熱交換器(13)后的稀氨溶液與從所述制冷機構出來的氨蒸汽在噴射器(12)內充分混合成沫狀流體,再從噴射器(12)的出口流出進入所述冷卻器(14)。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餾塔(4)按照進料位置由下而上分為:提餾段(41)、精餾段(42)、分凝器(43),所述提餾段(41)內設有噴霧器(5)。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還包括:將所述冷卻器(14)冷卻的濃氨水溶液收集到溶液罐(15)中,所述溶液罐(15)內的濃氨水溶液由溶液泵(6)升壓后流入分凝器(43)作為分凝器的冷卻液,再經所述溶液熱交換器(13)吸收所述稀氨水溶液的熱量,然后進入所述噴霧器(5)噴出,提餾后的濃溶液經所述精餾塔底部的溶液出口進入所述發生器(2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1)為其他含硫燃料的加熱爐。
6.一種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溫度緩沖器,包括置于發動機(1)的尾氣管道內的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以及與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通過升降管相連的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1),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1)利用第二種工質發生器(22)吸收的尾氣余熱來加熱溴化鋰水溶液;溴化鋰吸收式制冷系統,所述第一種工質發生器(21)產生的水蒸汽經冷凝器(7)冷凝后成為水,貯存在貯液罐(8)中,水經過過冷器(9)進一步冷卻后進入熱力膨脹閥(10)節流降壓,產生濕蒸汽狀態的水進入蒸發器(11)吸收環境熱量完成制冷過程,蒸發器出口的飽和水蒸汽經過冷器(9)進一步換熱,然后與收集的溴化鋰水溶液一起進入作為吸收器的冷卻器(14)內冷卻。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飽和水蒸汽與所述收集的溴化鋰水溶液一起進入噴射器(12)內充分混合成沫狀流體,從噴射器(12)的出口流出進入所述冷卻器(14)。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冷卻器(14)冷卻的稀溴化鋰水溶液收集到溶液罐(15)中,所述溶液罐(15)內的稀溴化鋰水溶液由溶液泵(6)升壓后進入所述發生器(21)。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工質雙循環式制冷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1)為其他含硫燃料的加熱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伏波環保設備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伏波環保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857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空調單元的結構封套
- 下一篇:用于冰箱的制冷系統和冰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