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飛機熱力防冰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607199.4 | 申請日: | 2014-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564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5-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王朝;周景鋒;常洪亮;任瑞冬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64D15/00 | 分類號: | B64D15/00 |
| 代理公司: | 中國航空專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飛機 熱力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飛機防冰技術,涉及對飛機熱力防冰系統的改進。
背景技術
目前已有的飛機熱力防冰系統有兩種,分別是熱氣防冰系統和電加熱防冰 系統。熱氣防冰系統通過防冰管路將從飛機發動機引出高溫高壓氣體輸送到防 冰區域的腔體內,從而加熱防冰區域蒙皮,實現防冰目的。電加熱防冰系統通 過防冰區域內的電阻將飛機機載發電機產生的電能轉化為防冰區域蒙皮的內 能,使防冰區域蒙皮溫度高于冰點,實現防冰目的。熱氣防冰系統由于需要發 動機高溫高壓引氣,因此系統開啟時會引起發動機推力的下降;電加熱防冰系 統由于需要飛機機載電源的電能,且電能消耗量極大,因此目前僅有波音787飛 機設置有電加熱防冰系統。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耗低、重量輕、防冰效果好的一種飛機熱力防 冰系統。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飛機熱力防冰系統,它由引氣閥門1、引氣輸入導管2、紅外光發生裝 置3、引氣輸出導管4、光源紅外傳輸光纖5、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初級紅 外傳輸光纖7、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左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9、左側紅外分 配光纖10、左側防冰前緣11、右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12、右側紅外分配光纖 13、右側防冰前緣14組成。當引氣閥門1開啟后,從發動機引出的高溫氣體經 引氣輸入導管2進入紅外光發生裝置3,然后從引氣輸出導管4返回發動機或進 入下游需要發動機引氣的系統;發動機引氣進入紅外光發生裝置3后,紅外光 發生裝置3產生紅外光源,并經光源紅外傳輸光纖5進入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 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對接收的紅外光進行初次分配之后,經初級紅外傳輸光 纖7經紅外光輸送至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對接收的紅 外光進一步進行分配,一路經左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9進入左側紅外分配光纖 10,通過左側紅外分配光纖10將紅外光均勻的照射在涂有輻射吸收涂層的左側 防冰前緣11,實現將紅外光的光能轉化為防冰前緣內能的過程,從而實現防冰 目的;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對接收的紅外光進一步進行分配,一路經右側次 級紅外傳輸光纖12進入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通過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將紅 外光均勻的照射在涂有輻射吸收涂層的右側防冰前緣14,實現將紅外光的光能 轉化為防冰前緣內能的過程,從而實現防冰目的。
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相對熱氣防冰系統和電加熱防冰系統具有明顯優勢,系統的能源為 發動機引氣轉化的紅外光源,且通過光纖對能源進行傳輸,因此結構簡單、重 量輕,且不會對發動機推力造成比較明顯的影響。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參見圖1,一種飛機熱力防冰系統,它由 引氣閥門1、引氣輸入導管2、紅外光發生裝置3、引氣輸出導管4、光源紅外 傳輸光纖5、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初級紅外傳輸光纖7、紅外光次級散射裝 置8、左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9、左側紅外分配光纖10、左側防冰前緣11、右 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12、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右側防冰前緣14組成。引氣 閥門1安裝在引氣輸入導管2上;引氣輸入導管2與發動機引氣接口和紅外光 發生裝置3連接;引氣輸出導管4與發動機引氣接口和紅外光發生裝置3連接; 紅外光發生裝置3通過光源紅外傳輸光纖5與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連接;紅 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通過初級紅外傳輸光纖7與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連接; 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通過左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9與左側紅外分配光纖10連 接;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通過右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12與右側紅外分配光纖 13連接;左側紅外分配光纖10固定在左側防冰前緣11;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 固定在右側防冰前緣14。當引氣閥門1開啟后,從發動機引出的高溫氣體經引 氣輸入導管2進入紅外光發生裝置3,然后從引氣輸出導管4返回發動機或進入 下游需要發動機引氣的系統;發動機引氣進入紅外光發生裝置3后,紅外光發 生裝置3產生紅外光源,并經光源紅外傳輸光纖5進入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 紅外光初級散射裝置6對接收的紅外光進行初次分配之后,經初級紅外傳輸光 纖7經紅外光輸送至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紅外光次級散射裝置8對接收的紅 外光進一步進行分配,一路經左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9進入左側紅外分配光纖 10,一路經右側次級紅外傳輸光纖12進入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通過左側紅外 分配光纖10和右側紅外分配光纖13將紅外光分別均勻的照射在涂有輻射吸收 涂層的左側防冰前緣11和右側防冰前緣14,實現將紅外光的光能轉化為防冰前 緣內能的過程,從而實現防冰目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7199.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