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410607124.6 | 申請日: | 2014-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37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陸勇;田野;鹿浩偉;李先寧;鐘文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F16L59/02 | 分類號: | F16L59/02;F24J2/00;F24J2/34;H02S10/2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明芳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季節(jié) 蓄熱 技術 太陽能 保溫 結構 | ||
1.一種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保溫層(2)、相變保溫層(3)、第二保溫層(4)和太陽能蓄電裝置,其中,所述第一保溫層(2)、相變保溫層(3)和第二保溫層(4)依次設置于待保溫的裝置(1)的外側,所述相變保溫層(3)內設置有若干根管體(6),每根管體(6)內填充有相變材料(5)并布置有電加熱單元(10);所述電加熱單元(10)與所述太陽能蓄電裝置電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太陽能蓄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板(7)和蓄電裝置(8),所述蓄電裝置(8)與所述電加熱單元(10)相連。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電裝置(8)包括蓄電池和調壓裝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溫層(2)的材料選自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乙烯塑料泡沫中的任意一種;所述的第二保溫層的材料選自硬質聚氨脂泡沫塑料、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乙烯塑料泡沫中的任意一種。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溫層(2)的厚度δ1為20mm~100mm,第二保溫層(4)的厚度δ2和第一保溫層(2)的厚度δ1滿足下述公式:
其中,Q為相變層內蓄存的潛熱量;T為潛熱釋放時間;A為箱體表面積;Δt1為蓄熱溫度與相變材料熔點溫度溫差;Δt2為相變材料熔點與環(huán)境溫度溫差;hi為箱體內壁換熱系數(shù);ho為外表面換熱系數(shù);λ1為第一保溫層(2)的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λ2為第二保溫層(4)的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其中,當蓄熱溫度高于相變材料熔點溫度時取負號,當蓄熱溫度低于相變材料熔點溫度時取正號。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Δt1的范圍為0.5~1℃。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變保溫層(3)的相變材料(5)為石蠟類相變材料。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體(6)的材料為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丁烯、耐熱聚乙烯和聚乙烯中的任意一種。
9.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6)中的電加熱單元(10)的連接方式為串聯(lián)、并聯(lián)、先串聯(lián)再并聯(lián)或先并聯(lián)再串聯(lián)中的任意一種。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9所述的用于跨季節(jié)蓄熱技術的太陽能保溫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加熱單元(10)為碳纖維電熱阻絲、鎳鉻高溫電熱發(fā)熱絲和電熱片中的任意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7124.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制作雙層真空絕熱板芯材的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種管道緩蝕劑涂覆清潔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