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繩自動交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03577.1 | 申請日: | 2014-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3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智群;吳國環;潘金龍;杜立恒;殷樹芳;俞高紅 | 申請(專利權)人: | 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F27/20 | 分類號: | B21F27/2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軍 |
| 地址: | 310024 浙江省杭***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下 連續 鋼筋 自動 交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機械領域,涉及鋼筋編織機構,具體涉及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繩自動交織裝置。
背景技術
地基是建筑物的根基,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對打地基的效率要求越來越高。現在建筑工地上一般采用鉆孔機械在地基土中形成樁孔,通過工人編織鋼筋籠,再將鋼筋籠放入樁孔,再往其中澆注混泥土建筑地基,存在步驟繁雜、效率低、耗人力的缺點,而且建立的地基墻不是連續的,強度較低;現有的地下連續墻一般是先通過各種挖槽機械,在地下挖出導墻槽,再在槽中放入導墻模板支撐,然后人工焊接鋼筋籠子,利用起重機將鋼筋籠子垂直放入導墻槽中,最后往其中澆筑混泥土,步驟繁雜,效率較低,而且鋼筋籠子體積大,起吊和放入導墻槽中是個難題;現有的作業方式需要人工爬到地面以下的土槽中作業,存在不安全性。設計一種可以在地下連續編織鋼筋繩的裝置,再配合鋼筋投放,即可在地下連續編織出鋼筋網,從而省去人工焊接鋼筋籠子、將鋼筋籠子起吊和放入導墻槽的過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地下連續墻鋼筋繩自動交織裝置,在地下連續編織鋼筋繩,配合鋼筋投放,在地下連續編織出鋼筋網,從而省去人工焊接鋼筋籠子、將鋼筋籠子起吊和放入導墻槽的過程。
本發明包括機架、第一雙螺旋軸、第二雙螺旋軸、第一滑塊組件、第二滑塊組件、第三滑塊組件、第四滑塊組件、第五滑塊組件、第六滑塊組件、第一導向板、第二導向板和第三導向板;所述的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分別鉸接在機架的兩端,且同步轉動;第一雙螺旋軸和第二雙螺旋軸均開設有第一雙螺旋槽、第二雙螺旋槽和第三雙螺旋槽,第一雙螺旋槽和第三雙螺旋槽對稱設置在第二雙螺旋槽兩端;所述的第一雙螺旋槽、第二雙螺旋槽和第三雙螺旋槽均包括相互交叉的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左旋螺旋槽和右旋螺旋槽的兩端均通過圓弧槽連接;所述的第一滑塊組件和第三滑塊組件對中設置在第二滑塊組件兩端;第一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一端固定;第二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一端固定;第三滑塊組件與第一雙螺旋軸的第三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三導向板的一端固定;所述的第四滑塊組件和第六滑塊組件對中設置在第五滑塊組件兩端;第四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一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一導向板的另一端固定;第五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二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二導向板的另一端固定;第六滑塊組件與第二雙螺旋軸的第三雙螺旋槽通過滑動副連接,并與第三導向板的另一端固定。
所述的第一導向板、第二導向板和第三導向板平行設置在同一豎直面上;所述第一導向板的內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一鋼筋繩槽口和第一鋼筋繩導向孔,且最高處為第一鋼筋繩槽口;所述第二導向板與第一導向板內側相對的一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二鋼筋繩導向孔和第二鋼筋繩槽口,且最高處為第二鋼筋繩導向孔;第二導向板的另一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三鋼筋繩槽口和第三鋼筋繩導向孔,且最高處為第三鋼筋繩槽口;所述第三導向板的內側開設有沿豎直方向依次交錯布置的多個第四鋼筋繩導向孔和第四鋼筋繩槽口,且最高處為第四鋼筋繩導向孔;所述第一鋼筋繩導向孔、第二鋼筋繩導向孔、第二鋼筋繩槽口、第三鋼筋繩槽口、第三鋼筋繩導向孔、第四鋼筋繩導向孔及第四鋼筋繩槽口的數量與第一鋼筋繩槽口的數量相等;每個第一鋼筋繩槽口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導向孔、第三鋼筋繩槽口及第四鋼筋繩導向孔設置在同一高度,每個第一鋼筋繩導向孔與對應的第二鋼筋繩槽口、第三鋼筋繩導向孔及第四鋼筋繩槽口設置在同一高度。
所述的第一雙螺旋軸固定有錐齒輪和第一鏈輪,第二雙螺旋軸固定有第二鏈輪,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通過鏈條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現了快速在地下連續編織鋼筋繩,配合鋼筋投放,即可在地下連續編織出鋼筋網,從而省去人工焊接鋼筋籠子、將鋼筋籠子起吊和放入導墻槽的過程,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施工效率和作業安全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立體圖;
圖2為本發明的頂部局部結構立體圖;
圖3為本發明的傳動關系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第一雙螺旋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中第一導向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中第二導向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中第三導向板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巖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357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