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602507.4 | 申請日: | 2014-10-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50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澄;孫志;董如來;陳國珍;蔣浩;龐吉年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0 | 分類號: | G01R31/00;G01R19/165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專利事務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中性 接地 10 kv 系統 中鐵磁 諧振 診斷 方法 | ||
1.一種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以8kb/s以上的速率連續同步采集A相對地電壓、B相對地電壓、C相對地電壓、中性點電壓、中性點頻率、PT開口三角形兩端零序電壓;通過檢測到PT開口三角形兩端的電壓超過設定值,計算A、B、C三相電壓的幅值平均值,由此將故障劃分為三種大類型,再根據故障的大類型,通過相關數據和方法,再依次區別分頻諧振,高頻諧振,基頻諧振和單相接地故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計算A、B、C三相的電壓幅值的平均值記為UA、UB、UC,與正常電壓幅值U(理論值為5.77kV)進行比較:
·若UA、UB、UC均大于正常電壓幅值U,并且此時中性點電壓上升到相電壓的值,則判斷此時發生的故障為分頻諧振或高頻諧振,標記為故障X;
·若UA、UB、UC中有一相小于正常電壓幅值U,其余兩相均大于正常電壓幅值U,則判斷為基頻諧振和單相接地故障,標記為故障Y;
·其他的電壓情況均標記為故障Z。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
·對于故障X,對中性點頻率信號進行相關處理得到信號頻譜,通過信號頻譜,若大部分頻率小于50Hz時判斷為分頻諧振,若大部分頻率大于50Hz時判斷為高頻諧振;
·對于故障Y,分別通過能量法和回路接地電流法兩種方法判斷,只有當兩種方法判斷一致時才能得出是單相接地故障還是基頻諧振故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判斷為故障Y,采樣所得的每個中性點電壓的平方值作為該點的能量值進行計算,比較故障發生前后能量的比值;具體步驟如下:
首先,取故障發生前五個周波的采樣值作為第一組,取故障發生后前五個周波的采樣值作為第一組,采樣結束前最后五個周波采樣值作為第二組,設兩組電壓的總能量分別為E1和E2,能量比
·若M≥1.1或M≤0.9時,暫定為發生基頻諧振,標記為Y1;
·若0.9<M<1.1時,取第一組電壓周波幅值采樣值計算幅值并平均值B1,取第二組電壓周波采樣值并求幅值平均值B2;由此得到電壓幅值變化率:
–若-0.05<N<0.05時,暫定為單相接地故障,標記為Y2;
–若N0.05或N-0.05時,暫定為基頻諧振,標記為Y1;
然后,投入接地電流補償與檢測支路,檢測此時的回路零序電流,當回路接地電流值較小時,暫定為基頻諧振故障,標記為Y3,當回路電流值較大時,暫定為單相接地故障,標記為Y4;
·當Y1&&Y3=1時,判斷為基頻諧振故障;
·當Y2&&Y4=1時,判斷為單相接地故障。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性點不接地的10kV系統中鐵磁諧振的診斷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為故障Z,則返回非鐵磁諧振故障和單相接地故障到控制中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東南大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江蘇省電力公司泰州供電公司;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60250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