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96582.4 | 申請日: | 2014-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8648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04 |
| 發明(設計)人: | 黃錦章;陳國棟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山邁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90 | 分類號: | B65G47/90;B65G15/58;G01M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00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表 密封性 測試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屬于治具檢測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手表密封性的好壞決定著手表自身的準確度。當表遇冷后,表內的空氣就會很快地冷縮,造成表內與表外成負壓狀態,表內的擺輪在來回運動時遇到了減少的空氣阻力,縮短了震蕩周期,表就會走快一會兒。相反再將表回暖也是同一個道理。表在遇熱以后,表內的空氣熱脹,造成表內與表外成正壓狀態,擺輪在來回運動時遇到了增加的空氣阻力,增加了震蕩周期,表就會走慢一會兒。現有的檢測治具雖然都可以進行檢測,但是檢測效率低,且需要人工進行不斷地輔助,大大地增大了資源。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以自主進行檢測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傳送模塊、位于所述傳送模塊中部的抓取模塊和用于檢測產品的檢測模塊;所述傳送模塊包括傳送帶和位于所述傳送帶端部的產品定位裝置;所述抓取模塊包括支架、位于所述支架上的滑動模塊和抓手模塊;所述檢測模塊位于抓手模塊的滑動軌跡上。
前述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產品定位裝置上設置有與產品相匹配的凹槽;所述產品定位裝置在傳送帶上垂直運動。
前述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凹槽的寬度由開口端向內逐漸遞減。
前述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所述滑動模塊在支架上沿垂直于傳送帶的傳送方向運動。
前述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所述抓手模塊與檢測模塊的連線平行于所述支架。
前述的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其特征是,所述滑動模塊上設置有升降氣缸。
本發明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本裝置的產品在傳送帶上進行傳送,經過產品定位裝置微調位置后,能夠使得產品在之后規定的傳送路線上,保證之后抓手模塊能夠準確的抓取到產品。當抓手模塊抓取到產品后,傳送帶停止,待檢測過后再抓取回來,繼續傳送。這樣,產品經過傳送帶后就都是合格的產品。生產效率高且不需要過多的人力,節省了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傳送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抓取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抓取模塊的俯視圖;
圖5是抓手模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的含義:
1-傳送帶,2-產品定位裝置,3-支架,4-抓手模塊,5-檢測模塊,6-滑動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裝置涉及一種手表密封性測試治具,包括傳送模塊、抓取模塊和檢測模塊5。
傳送模塊包括傳送帶1和位于傳送帶1端部的產品定位裝置2。如圖2所示,產品定位裝置2上設置有與產品相匹配的凹槽。凹槽的寬度由開口端向內逐漸遞減。當產品放置到傳送帶1上時,位置肯定有一定的誤差,不利于最后抓取模塊的抓取。將凹槽設計成圖中所示,可以使得產品的位置被校正,從而使得產品在傳送帶1上的位置符合要求,完全一致,方便抓取。
?
如圖3,抓取模塊包括支架3、位于支架3上的滑動模塊6和抓手模塊4。滑動模塊6在支架3上沿垂直于傳送帶1的傳送方向運動,檢測模塊5位于抓手模塊4的滑動軌跡上。抓手模塊5與檢測模塊4的連線平行于支架3。當產品運送到抓手模塊4上時,傳送帶1停止運送,在滑動模塊6上的升降氣缸帶動滑動模塊6上升,然后平行滑動到檢測模塊5的上方,放入產品進行機檢。
產品定位裝置2在傳送帶上垂直運動。當傳送帶1運行時,傳送帶1一端上的產品定位裝置2對產品進行位置校正,另一端的抓手模塊5準備抓取產品。當抓手模塊5抓取到產品后,傳送帶1停止傳送,抓手模塊5抓取產品送到機檢模塊5機檢,產品定位裝置2向上抬起,以便于傳送帶1再次運行后被校正好的產品可以傳送過去。機檢完畢后,將產品抓回到傳動帶1上,繼續傳送,產品定位裝置2待之前校正好的產品傳送走之后下降,對下一個產品進行校正。
這樣,產品經過傳送帶后就都是合格的產品。生產效率高且不需要過多的人力,節省了生產成本。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山邁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山邁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96582.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桿上設備起重裝置
- 下一篇:實現氣缸體多工位翻轉的裝配機器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