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物催化生產甲基吡啶乙醇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93928.5 | 申請日: | 2014-10-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130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1-2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媛媛;朱美虹;劉均洪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P17/12 | 分類號: | C12P17/12;C12R1/68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061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物 催化 生產 甲基 吡啶 乙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制藥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黑霉菌細胞生物催化制備手性醫藥中間體(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的技術。
背景技術
手性(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是合成手性藥物、精細化學品、農藥品和其他特殊材料的重要中間體。生物催化不對稱反應具有環境友好、條件溫和、選擇性高等優點,作為綠色高效制備羥基手性化合物的優先途徑,被越來越多地應用于生產一些高附加值的手性化合物。生物催化制備手性(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生物催化具有催化效率高、選擇性強、條件溫和、環境友好等突出優點,是可持續發展過程中替代和拓展傳統有機化學合成的重要方法。其中手性拆分和不對稱合成是生物催化最具吸引力的應用領域。在作為生物催化劑的六大類酶中,水解酶能夠催化動力學拆分外消旋體得到手性產品,在工業生物催化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近幾年來,氧化還原酶在工業上的應用得到了迅速增長。目前,采用水解酶動力學拆分法、生物催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工業制備光學活性手性化合物的比例為4:2:1。生物細胞還原法相對于動力學拆分法而言,最大的優勢在于理論收率可達100%,原子經濟性好。然而生物還原反應需要輔酶或輔因子的參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應用。由于輔酶依賴性的緣故,生物還原反應中多釆用整細胞作為催化劑,實現體內輔酶循環再生的同時免去了酶的分離純化步驟。
?(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是合成手性藥物、精細化學品、農藥品的重要手性砌塊,由于有2個手性中心,使得化學合成較為困難,成本高。本發明將采用生物催化制備(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采用黑霉菌細胞催化制備(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反應式如下:
底物2-乙酰基-4-甲基吡啶(1)經黑霉菌催化反應,得到產物(S)-1-(2-(4-甲基吡啶基))乙醇(2)。有多種微生物可以催化此反應,經過大量實驗篩選,最終確定采用黑霉菌作為催化劑,因為其催化1反應的效果最好,反應收率、對映體過量率(ee%)均很高。
許多黑霉菌都可以進行生物催化本反應,然而,其效果不同,相差很大,經實驗,本發明選用黑霉菌菌株為ATCC?34293,其催化本反應效果最佳。
培養介質:
1、 培養液成份:玉米漿(?以干物質計)含量為35-45g/L,?黃豆粉3-5g/L,酵母浸膏6-9g/L,葡萄糖18-22?g/L,麥芽浸膏25-30?g,硫酸銨0.5-0.7g/L,硫酸鎂0.3-0.4g/L,磷酸二氧鉀1.8-2.3g/L,碳酸鈣?0.7?g/L,硫酸亞鐵?0.18?g/L,硫酸錳?0.025?g/L;pH?5.3。
2、固體培養基成份:?在液體培養基中加入1.5-2%的瓊脂粉。
黑霉菌濕細胞制備。黑霉菌經斜面、搖瓶、種子罐培養得到種子液;發酵罐加入培養液,裝料系數為0.6-0.7,121℃高壓滅菌30分鐘,冷卻至28-29℃,將黑霉菌ATCC?34293種子液接種至發酵罐,接種比例為10-15%,通氣比為0.5-1V/(V分鐘),即每分鐘通氣量為0.5-1倍發酵液體積,28-29℃培養36-40小時,用過濾式離心機離心得到濕黑霉菌細胞,用作生物催化反應催化劑。濕細胞制取技術為成熟技術。
由于底物、產物均對黑霉菌細胞有抑制作用,為了減少底物、產物對細胞的抑制,本發明采用苧麻紗布吸附底物,反應中,當底物被細胞催化反應,濃度降低時,底物從苧麻紗布溶出,補充反應消耗的底物。同時,產物被苧麻紗布吸附,減少了其在水中的濃度,從而大幅度降低了底物、產物對細胞的抑制。底物與苧麻紗布的比率,決定了反應液中底物、產物的濃度,而且,濃度還與反應溫度、反應液成份有關。不同細胞對底物、產物的敏感度不同,所以,要進行大量實驗,才能確定最佳的底物與苧麻紗布的比率。實驗表明,對于本發明的菌株、反應液成份、反應溫度,最佳的底物與苧麻紗布的比率為0.3-0.32。具體吸附時,將底物2-乙?;?4-甲基吡啶用尺寸為0.5cmX0.5cm的苧麻紗布吸收,即得到吸附了底物的苧麻紗布。調節底物與苧麻紗布用量,使得底物與苧麻紗布的質量比率為0.3-0.32。所用苧麻紗布為普通苧麻紗布,從市場上購買后,切成0.5cmX0.5cm小塊,滅菌,無菌保存待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科技大學,未經青島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9392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