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液壓泄壓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90918.6 | 申請日: | 2014-10-2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674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海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海峰 |
| 主分類號: | F16F9/19 | 分類號: | F16F9/19;F16F9/32;F16F9/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泄壓裝置。
背景技術
泄壓裝置主要用于吸收來自路面的沖擊。在經過不平路面時,過濾路面的震動。泄壓裝置廣泛應用于汽車懸掛系統,軌道車輛懸掛系統和飛機起落架系統。泄壓裝置的主要作用在于過濾路面的震動,但其更為重要的作用在于,提高乘客的舒適性,降低汽車底盤、軌道車輛大架和飛機機身承受的沖擊,對汽車、軌道車輛和飛機的安全性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
現有的泄壓裝置采用油氣混合式結構,利用油液通過阻尼孔時產生的阻尼吸收能量,然后利用氣體的壓縮進一步吸收能量。其缺點在于,可吸收的能量有限。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液壓泄壓方法。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液壓泄壓方法,利用如下設備:
所述設備包括內筒體、外筒體、浮動活塞、阻尼體、儲壓缸、活塞、活塞桿,連通管和阻尼塊;外筒體上端封閉,外筒體下端開放,內筒體上端開放,內筒體下端封閉;阻尼體設置于內筒體的上端,阻尼體上開設有阻尼孔;浮動活塞設置于內筒體內,活塞設置于儲壓缸內,活塞桿貫穿儲壓缸的頂端與活塞連接,儲壓缸設置于內筒體內并與內筒體的底端連接,活塞桿與浮動活塞連接;連通管的兩端分別連通儲壓缸的有桿腔和無桿腔,阻尼塊固定于連通管內,阻尼塊上開設有阻尼小孔;內筒體滑動設置于外筒體中,內筒體頂端與外筒體頂端之間的空間構成油壓空間;內筒體內浮動活塞與阻尼體之間的空間構成緩壓空間;
具體方法如下:
油壓空間和儲壓缸的有桿腔內充滿液壓油。在受外力擠壓時,內筒體相對于外筒體做壓縮運動,油液通過阻尼體上的阻尼孔,此時會產生阻尼從而吸收部分能量。油液進入緩壓空間后,推動浮動活塞向下運動,浮動活塞推動活塞桿向下運動,活塞桿帶動活塞推動儲壓缸的有桿腔內的液壓油通過連通管進入無桿腔,液壓油通過阻尼塊上開設的阻尼小孔時,此時會產生阻尼從而進一步吸收能量。
由于液壓油向上運動,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從而消耗更多能量。
本發明能夠通過阻尼兩次吸收能量,同時由于液壓油向上運動,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從而消耗更多能量,提高了泄壓器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夠用于承受更大的壓力。
進一步的,所述外筒體底部內表面與所述內筒體外表面之間采用密封支撐件進行密封。
設置密封支撐件,避免外筒體中的油液泄漏。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支撐件通過銷軸與所述外筒體連接。
進一步的,在所述內筒體的底端和所述外筒體的頂端設置連接體。
連接體用于固定本發明。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明能夠通過阻尼兩次吸收能量,同時由于液壓油向上運動,需要克服重力的作用,從而消耗更多能量,提高了泄壓器的能量吸收能力,能夠用于承受更大的壓力;
2.設置密封支撐件,避免外筒體中的油液泄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下面將對描述本發明實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圖作簡單的說明。顯而易見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還可以根據下面的附圖,得到其它附圖。
圖1為本發明中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對應的零部件名稱如下:
1-內筒體,2-外筒體,3-浮動活塞,4-阻尼體,5-儲壓缸,6-活塞,7-活塞桿,8-連通管,9-阻尼塊,10-油壓空間,11-緩壓空間,12-密封支撐件,13-銷軸,14-連接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而易見的,下面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發明記載的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情況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實施例,均在本發明保護的范圍內。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液壓泄壓方法,利用如下設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海峰,未經劉海峰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9091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