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8780.6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30072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嚴泰常 | 申請(專利權)人: | 3S解決股份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16 | 分類號: | G06F1/16;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金雙 |
| 地址: | 韓國*** | 國省代碼: | 韓國;KR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拆型可 佩戴 智能 裝置 | ||
1.一種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
帶,穿戴在用戶的手腕,
智能設備,安裝在上述帶上,以及
連接單元,在上述帶上進行智能設備的拆卸,并引導智能設備沿著帶的周圍方向移動;
即使不扭轉手腕,也使智能設備在上述帶上進行旋轉,以便用戶能夠易于確認智能設備提供的各種信息,且在電話功能方面,從上述帶分離智能設備,并將上述智能設備移動至耳朵和嘴附近進行通話,從而防止通話音向外部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連接單元包括:
一對導槽,以維持規定間隔的方式沿著帶的長度方向并排地形成于上述帶的外周面,以及
一對導軌,從上述智能設備的背面分別對應地插入于上述導槽;
在上述導槽的內部形成卡定槽,上述導軌形成與上述卡定槽相對應的卡定突起并進行結合,從而維持上述導軌與上述導槽的內部相連的狀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當用戶穿戴帶時,上述一對導槽在相當于用戶的手背的部位的外表面上,沿著手背兩側的帶的長度方向形成30度至120度的角度,上述一對導軌分別呈沿著上述導槽延伸規定長度的長突起形態,并能夠移動。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帶由彈力優秀的橡膠材料形成,若穿戴在用戶的手腕,則上述導槽沿著手背的曲率彎折,上述智能設備的手背側背面由剛性優秀的金屬材料形成,上述背面和導軌形成沿著用戶的手背曲率彎折的彎曲面,若將上述智能設備穿戴于帶,則上述智能設備的背面與上述帶的外表面相緊貼,且上述導軌與導槽緊密結合。
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固定維持單元,上述規定維持單元向在上述帶上進行移動的智能設備提供移動阻力,來維持上述智能設備在帶上停止移動的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維持單元具有呈四角彎曲形狀的突出部,上述突出部在帶的用戶手背側的外面從帶的導槽中間突出,在上述突出部的與導槽相向的兩側邊角分別形成第一凹凸面,上述第一凹凸面呈凹凸反復的形狀,上述智能設備的背面的寬度與上述突出部的寬度相同,并具有比上述突出部長的四角彎曲形狀的凹部,上述凹部形成第二凹凸面,上述第二凹凸面分別與上述突出部的兩側的凹凸的第一凹凸面相對應,上述第一凹凸面及第二凹凸面以脊和溝相對應的方式結合,并在上述智能設備沿著帶進行移動的過程中,向智能設備提供移動阻力。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突出部中設置于兩側邊角的第一凹凸面上的溝部分以規定間隔固定多個球,若上述球與設置于上述凹部的各個第二凹凸面上的脊部分相緊貼,從而上述突出部的第一凹凸面和上述凹部的第二凹凸面相結合,則上述球向設置于凹部的各個第二凹凸面上的脊部分提供帶有彈性的緊密性,來提供智能設備在上述帶上的移動阻力。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能穿戴的裝拆型可佩戴智能裝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帶的突出部在上述智能設備的凹部內能夠移動的距離與上述智能設備的導軌在上述帶的導槽內移動的距離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3S解決股份公司,未經3S解決股份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8780.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化學品供應泵的泄漏檢測系統
- 下一篇:一種冰箱抽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