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8668.2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408288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韓東穎;李培;安淑君;時培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燕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一誠知識產權事務所 13116 | 代理人: | 續京沙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參數 補償 穩態 隨機 共振 微弱 信號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內容包括以下步驟:
(1)初始化參數:所述參數具體包括,參數補償因子K,多穩隨機共振的固有參數b;
(2)確定多穩隨機共振中系統參數a,c:多穩隨機共振系統通過Langevin方程dx/dt=-dU(x)/dx+s(t)+η(t)進行描述,其中s(t)為微弱信號,η(t)是均值為0,方差為1,強度為D的白噪聲,參數a,c與參數b無關;
(3)把含噪信號進行參數因子為K的參數補償,得到信號P(t);
(4)把多穩隨機共振的固有參數進行參數補償,分別變為a′,b′,c′;
(5)將處理后的信號進行多尺度小波離散變換,可以得到多個不同尺度頻率的信號,調節各尺度信號的幅值大小,并重構信號;
(6)將重構信號分別輸入到多穩隨機共振系統中,使得待測信號頻率得到增強,對輸出信號分別進行帶通濾波處理并合成,得到加強后的輸出信號x(t);
(7)將信號x(t)做包絡解調,得到Z(f),f為頻率值,Z(f)為在頻率f處的包絡譜幅值。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1)中的參數補償因子K=1,系統固有參數b=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a,c滿足c>0,且a=20+5c(0<c<1),a=27.5-2.5c(1<c<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的參數補償因子K≥max{2πfi},其中fi為輸入信號的頻率,P(t)=K×[s(t)+η(t)]。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多穩隨機共振固有參數滿足a′=a/K,c′=K×c。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中所述的多尺度小波離散變換,分解尺度設定為J=6。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小波和參數補償的多穩態隨機共振微弱信號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7)中所述的將信號x(t)做包絡解調,得到Z(f),其具體步驟為:
先對x(t)做Hilbert變換:
信號x(t)的解析信號為:
其中幅值A(t)為:
A(t)便為x(t)的包絡,對包絡信號進行FFT,得到Z(f)。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燕山大學,未經燕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8668.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醫用終端和數據處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山區環境下的直流偏磁影響評價系統及方法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