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治療牙痛的中藥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8285.5 | 申請日: | 2014-10-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9876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3-11 |
| 發明(設計)人: | 叢波;鄒秀蘭;姜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叢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62 | 分類號: | A61K36/8962;A61P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東省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治療 牙痛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中成藥制劑,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牙痛是口腔科牙齒疾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其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牙周炎、蛀牙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牙痛屬于牙齒毛病的外在反應,有可能是齲齒、牙髓或犬齒周圍的牙齦被感染,前臼齒出現裂痕也會引起牙痛,有時候僅是菜屑卡在牙縫而引起不適。另外,牙痛也可能是由鼻竇炎引發。
牙痛最常見的表現為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牙痛大多由牙齦炎和牙周炎、齲齒或折裂牙而導致牙髓(牙神經)感染所引起的。牙齦炎是常見的牙周組織疾病,是由于不注意口腔衛生,牙齒受到牙齒周圍食物殘渣、細菌等物結成的軟質的牙垢和硬質的牙石所致的長期刺激,及不正確的刷牙習慣,維生素缺乏等原因所造成。牙齦鮮紅或紫紅、腫脹、松軟,有時齦緣有糜爛或內芽組織增生外翻,刷牙或吃東西時牙齦易出血,但一般無自發性出血,病人無明顯的自覺癥狀,有時可有發癢或發脹感,口臭明顯。
牙痛首先應考慮藥物治療。很多人常用甲硝唑、芬必得西藥等止疼,這類西藥治標不治本,而且長期使用有副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的技術不足,提供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有清熱解毒、鎮痛消炎、行氣止痛之功效,對于牙痛引起的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癥狀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且藥材原料易得,止痛效果好,無任何毒副作用,具有作用迅速、成本低廉、治療效果明顯以及治愈后不復發的優點。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牙痛的中藥,其特征在于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鬼目10~13%、升麻9~12%、假蒟6~9%、茺蔚4~6%、曼荊子5~8%、萹蓄6~9%、韭子5~8%、寬葉纈草4~6%、滿天星4~7%、代代花4~8%、老鶴草3~5%、佛指甲4~8%、馬鞭草5~8%、水椎木5~8%、雞血藤3~6%,將上述原料藥用水煎熬后去渣得濾液。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有清熱解毒、鎮痛消炎、行氣止痛之功效,對于牙痛引起的牙齦紅腫、遇冷熱刺激痛、面頰部腫脹等癥狀的治療具有顯著的療效,且藥材原料易得,止痛效果好,無任何毒副作用,具有作用迅速、成本低廉、治療效果明顯以及治愈后不復發的優點。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1:
采用鬼目、升麻、假蒟、茺蔚、曼荊子、萹蓄、韭子、寬葉纈草、滿天星、代代花、老鶴草、佛指甲、馬鞭草、水椎木、雞血藤為原料藥制備而成。其組分(重量%)每付為鬼目11、升麻11、假蒟9、茺蔚5、曼荊子7、萹蓄8、韭子7、寬葉纈草6、滿天星5、代代花6、老鶴草4、佛指甲4、馬鞭草8、水椎木5、雞血藤4。取上述15味原料藥總重量為136克,在室溫下將15味原料藥加水至900-1000ml,浸泡5-6小時,然后用武火煮沸,文火煎熬至90-100分鐘左右,去渣得濾液200ml左右,藥渣再加水300ml煎熬30-40分鐘,去渣得濾液100ml左右,共得300ml左右藥液,即制得治療牙痛的中藥。裝入無菌玻璃瓶內,密封瓶蓋備用。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每次空腹服150ml,服至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一般需服藥三周左右,再鞏固療效服3-5天。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叢波,未經叢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8285.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治療感冒鼻塞的藥劑及其應用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奶牛增奶的中藥粉散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