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適用于高溫領域的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8236.1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5624784A | 公開(公告)日: | 2016-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劉錦峰;許桂生;楊丹鳳;陳夏夏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C30B29/22 | 分類號: | C30B29/22;C30B15/02;C30B15/3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曹芳玲;鄭優麗 |
| 地址: | 200050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適用于 高溫 領域 四方 相鈦鎂酸鉍 鈦酸鉛基 壓電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的組成化學式為(1-x)Bi(Mg1/2Ti1/2)O3-xPbTiO3,其中,0.50≦x≦0.90,所述制備方法包括:
1)按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的組成化學式稱取MgO、TiO2、Bi2O3和鉛的氧化物作為單晶組成原料,并稱取助熔劑,將單晶組成原料和助溶劑混合后得到晶體生長用起始料,其中,助熔劑質量為總原料質量的20-80%;
2)將步驟1)制備的晶體生長用起始料在900-1350℃下熔融后調整到飽和溫度以上,恒溫6-20小時;
3)采用頂部籽晶法生長晶體:用籽晶找到生長點,在900-1300℃的溫度下進行晶體生長,溫度梯度為0.2-5℃/cm,籽晶轉速為5-30rpm,提拉速度≦8mm/天,降溫速率為0.2-5℃/天;
4)將步驟3)制備的晶體提出液面,以10-100℃/小時的速度降溫退火至室溫,得到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鉛的氧化物為PbO和/或Pb3O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將單晶組成原料在與助熔劑混合之前,在750-1000℃下預燒2-2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助熔劑為Pb3O4、PbO、Bi2O3、PbF、H3BO3和/或B2O3。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所述晶體生長用起始料還包含MnO2、Cr2O3、CuO、Nb2O5、La2O3、NiO和/或ZnO進行摻雜。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飽和溫度為900-1300℃,飽和溫度以上指超過飽和溫度10-100℃。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籽晶的晶向為(111)、(001)、(110)或(211),所述籽晶為(1-x)Bi(Mg1/2Ti1/2)O3-xPbTiO3晶體。
8.根據權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0.50≦x≦0.80。
9.根據權利要求1-8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的居里溫度高于485℃,常溫壓電常數為180-300pC/N。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中摻雜有錳、鉻、銅、鈮、鑭、鎳和/或鋅,摻雜的金屬元素不超過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中Bi和Pb摩爾量之和的5%。
11.一種權利要求1-10中任一所述方法制備的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方相鈦鎂酸鉍-鈦酸鉛基壓電單晶的組成化學式為(1-x)Bi(Mg1/2Ti1/2)O3-xPbTiO3,其中,x=0.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823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