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含1,2,4-噁二唑結構的甲酰苯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1410587095.1 | 申請日: | 2014-10-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08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朱紅軍;陳凱;劉琪;李玉峰;倪玨萍;丁源;何廣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413/14 | 分類號: | C07D413/14;C07D271/06;A01N43/836;A01P7/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181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噁二唑 結構 苯胺 化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殺蟲劑領域,一種含1,2,4-噁二唑結構的甲酰苯胺類化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技術背景
隨著殺蟲劑的廣泛應用,人們對殺蟲劑的認識越來越深刻。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促使殺蟲劑的概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過去的傳統農藥已不能滿足當今社會的發展需求,而發現高效,低毒,低殘留,對環境友好型的新型廣譜殺蟲劑則是放在科研工作者面前亟待解決的課題。?
甲酰苯胺類化合物是近幾年開發的針對鱗翅目類害蟲的有效殺蟲劑。美國杜邦公司于2000年開發的一類新型的以魚尼丁受體為作用靶標的化合物。該類化合物具有高效、低毒、廣譜、安全、環境友好等特點。其代表化合物氯蟲苯甲酰胺(通用名稱:Chlorantraniliprole,商品名:Aliaco、Coragen、Rynaxypyr)對多種農業與園藝鱗翅目害蟲有很好的殺蟲活性。?
甲酰苯胺類化合物作為農藥,已引起創制領域科研人員的普遍關注,迅速成為新殺蟲劑創制研究的最新熱點之一。甲酰苯胺類化合物依據其結構特征,可以分成如下式所示三個部分:苯環部分(A)、芳香胺部分(B)以及脂肪胺部分(C)。?
在苯環部分(A)的結構改造中,最成功的代表為氰蟲酰胺(WO2004067528),是杜邦公司繼氯蟲酰胺之后成功開發的第二代魚尼丁受體抑制劑類殺蟲劑,氰蟲酰胺是通過改變苯環上的各種極性基團而成,具有更高效,適用作物更廣泛,可有效防治鱗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害蟲。杜邦公司還在文獻中(Bioorg?Med?Chem?Lett,2007,17(22):6274-6279.)報道了以苯環、取代苯環、萘環、雜環、稠雜環等結構變換,其中以苯環和3,5-位取代的苯環研究較多,并且殺蟲活性優于其他芳香環。此外,CN?102924433?A報道了將苯環替換成甲基,合成了一系列含吡啶吡唑甲酰基乙酰基衍生物,該類化合物具有農用殺蟲功效。?
在芳香胺部分(B)的結構改造中,主要分為酰胺鍵的衍生以及R2的變化。在酰胺基的衍生中,US?20040186141報道了改變了氯蟲酰胺中吡啶連吡唑的位置,將吡啶環直接連接在酰胺的N原子上,表現出了一定的殺蟲活性;US2004192731報道了將酰胺基以磺酰胺基取代,這些化合物的活性分析較少但從初步活性測試中可看出這些化合物的活性均不及氯蟲酰胺,;WO?2007043677報道了將酰胺基轉變為硫酰胺基,表現出一定的殺蟲活性;WO?2012163095A1報道了將酰胺修飾為羰基硫脲,部分化合物對小菜蛾玉米螟、小菜蛾、甜菜夜蛾的防?治在較低濃度下能達到100%;在R2的變化中,美國杜邦公司WO?0170671?A2在2001年首先報道了R2取代基對該類化合物活性的影響,專利中指出R2基團以含N、S雜環(如吡啶、吡唑、噁唑、三唑,噻唑)為取代基時活性有明顯提高,以雜環-苯環或雜環-雜環為取代基時,活性也明顯提高,其中,R2取代基活性最高的為吡啶連吡唑基團。Lahm等人于2007年對R2為吡啶連吡唑取代基時的化合物進行了構效關系研究,結果表明吡唑3位為不同取代基時,其活性大小關系為:OCH3<OCHF2<OCH2CF3,Cl<Br≈CF3(Bioorg?Med?Chem,2009,174:127-4133.)。2010年李正名院士課題組將吡唑3位的澳替換為疊氮甲基對在下表現出了一定的活性(J.Agric.Food?Chem.2010,58(23),12327-12336.)。CN?103467380?A將吡啶集團替換為硝基取代的苯基,在低濃度下,對小菜蛾和粘蟲都表現出了非常優異的殺蟲效果。?
在脂肪胺部分(C)的結構改造中,主要分為酰胺鍵的衍生以及R3的變化。在酰胺鍵的衍生中,US?2004192731報道了改變酰胺為磺酰胺,WO?2007043677改變酰胺為硫酰胺,WO?2007024833報道了在酰胺鍵插入一個羰基得到類似于羰基酰胺基的結構。上述改造化合物均表現出了一定的殺蟲活性;在R3的變化中CN?102093335?A報道了將酰胺修飾為腙,并對小菜蛾表現出了較好的活性;WO?2006040113?A2報道了將氨基修飾上脂肪烷基、烷基胺等,對小菜蛾和粘蟲均表現了很好的活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工業大學,未經南京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70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