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410584784.7 | 申請日: | 2014-10-2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52784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8-04 |
| 發明(設計)人: | 馮秋;馮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馮秋 |
| 主分類號: | A61K36/898 | 分類號: | A61K36/898;A61P1/00;A61K35/57;A61K35/6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45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十二指腸 疾病 中成藥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治療胃病的中藥組合物,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胃病是多種病的統稱,由于這些病具有相似的癥狀,甚至常常相互伴隨而導致并發,令患者飽受痛苦。發病群體龐大的胃病的種類繁多,發病機制不一,相應的治療方法各異。常見的胃腸炎癥疾病包括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市面上用于治療這些胃病的藥物越來越多,但胃病的根治是比較困難的。目前傳統的西藥中,如胃舒平、雷尼丁、甲硝銼等,這些藥品對胃病的治療都只能起到臨時控制的作用,在短時間內比較容易復發,且副作用較大,易引起胃部不適感,更甚者出現惡心嘔吐頭暈等癥狀。由于西藥治療副作用較大,且價格較昂貴,因此可以采用中藥制劑來對癥配置相應制劑。中醫中藥,具有收效迅速、根治性強、不易反復、副作用小等優點,非常值得患者選用。
當以上胃病并發之時,光憑癥狀來判斷胃病的種類而采取治療方法不夠準確,不能保證及時地治療胃病。中藥的組成對疾病的治療有重大意義,不同的中藥有不同的藥理,各味中藥間正確的配合會發生有益的聯合作用。中藥的份量對病情的影響不容小視,因此,開發服用安全、組成和份量準確、能夠有效治療多種胃病的胃藥,市場前景廣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該制劑由純天然中藥材制成,組方更加合理,各味藥材協同作用,治療作用廣泛,對于由于肝胃不和所致諸癥、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多種胃部疾病療效顯著,安全無副作用。
本發明的另外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易操作,分步混合更加均勻,使各組分之間的藥用價值協同作用發揮更加顯著,從而顯著提高制劑的藥用價值。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雞內金、白芨、海螵蛸、三七、大黃、佛手,以上各組分以質量份數計分別為雞內金8-12份、白芨12-18份、海螵蛸10-15份、三七8-12份、大黃4-6份、佛手4-6份。
優選的,所述各組分以質量份數計分別為:雞內金10份、白芨15份、海螵蛸12份、三七10份、大黃5份、佛手5份。
所述中成藥制劑為散劑、顆粒劑、片劑或膠囊劑。
一種治療胃及十二指腸疾病的中成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10步驟1、原料預處理:取雞內金、白芨、海螵蛸、三七、大黃、佛手經洗凈、篩選、切制、干燥后備用;
S120步驟2、取步驟1中的雞內金8-12份、白芨12-18份、海螵蛸10-15份、三七8-12份,將各味藥材分別經粉碎、過100目篩后混合均勻;
S130步驟3、取步驟1中的大黃4-6份、佛手4-6份,將各味藥材分別水煎煮2次過濾后合并濾液,將上述合并得到的濾液經減壓濃縮得到添加液;
S140步驟4、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藥材粉末與步驟3得到的添加液混合并攪拌均勻,按照需要制成所需制劑劑型。
優選的,所述步驟1中的干燥條件為60-80℃條件下干燥12-20小時。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煎煮時的加水量是每味藥材重量的5-10倍。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的濃縮條件為80-90℃條件下減壓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1.3。
步驟4中制成散劑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藥材粉末與步驟3得到的添加液混合并攪拌均勻,50-80℃條件下干燥至水分達到2%以下后粉碎,研磨成細末分裝入小包裝即得散劑。
步驟4中制成顆粒劑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藥材粉末與步驟3得到的添加液混合并攪拌均勻,50-80℃條件下干燥至水分達到2%以下后粉碎,過100目篩即得顆粒劑。
步驟4中制成片劑的具體操作方法為:將步驟2得到的混合藥材粉末與步驟3得到的添加液混合并攪拌均勻,按常規方法成型后50-80℃條件下干燥至水分達到2%以下后即得片劑。
根據中醫理論對處方的論述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馮秋,未經馮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41058478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